【核心阅读】
这是一场灵魂洗礼的头脑风暴,这是一次抓铁有痕的作风锤炼。
从盎然春季到丰硕秋日,在这场全党自上而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株洲芦淞区交出了一份厚实的答卷。
今年3月,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在株洲市委活动办和株洲市委督导组的具体指导下,芦淞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全区583个基层党组织、12500名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八项规定”为切口、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涤荡“四风”为靶标、以解决问题为抓手,对作风之垢、行为之弊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经历了一次触及思想和灵魂的党性“大考”。
一批批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接地气,一件件民生项目加速推进。
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得到查处,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得以疏通。
各级党组织坚守永不褪色的“生命线”,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党的常态化长效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以上率下,把好思想“总开关”
先知而后行,行必有所为。
芦淞区坚持把学习教育放在首位,做到学习对象全面覆盖、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效果落在实处,力求入脑入心,补足精神之“钙”,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
“穿百姓鞋、走百姓路。”芦淞区委常委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先后集中学习6次。芦淞区委书记冯建湘、芦淞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建勇带头上专题党课,各级党员干部走进“道德讲堂”、基层一线,学先进典型、行凡人善举。同时,以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听取最真实的声音,找准“四风”突出问题。
解决问题,到群众中找办法。区委常委牵头召开“做群众贴心人”、“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五项教育、五项反思”专题大讨论,广泛邀请基层群众代表参加;召开学习焦裕禄精神专题座谈会,推动党员干部以先辈先进为镜,主动进行思想上的砥砺、作风上的净化。
“切实拜群众为师,从群众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少党员干部在谈学习焦裕禄精神时说,在利益多元、思想多样、观念多变的时代,精神的力量更为重要,更需要读好群众这本活的“无字之书”。
为解决市场群党员经营户的“工学矛盾”,芦淞区通过采取夜间开会上党课、QQ群、电子信箱、手机信息等途径督促帮助其学习,在返本归真中拨亮了信仰灯火。
正本清源,着眼群众满意度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5月26日,冯建湘轻车简从,不增加基层负担,来到大京蚕梅村,调研新农村建设。
对村干部的工作满意不满意?农业生产搞得怎么样?还有哪一些工作需要加强?……少了客套寒暄,冯建湘直奔主题。
事实上,这种场景,在芦淞区很常见。
从自身改起,从具体问题抓起。芦淞区委常委会围绕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确定了27项整改措施,梳理分解为83项具体任务,落实到常委个人。区委常委带头削减会议活动,精简文件讲话、简化公务接待等。
全区活动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都逐项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任务书,接受群众监督、评判,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待的“下回分解”。
治顽症下猛药,改作风出重拳。芦淞区成立“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下发《芦淞区关于持续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建立“四联”工作机制,即整改方案联议、整改责任联担、整改督查联抓、整改效果联审,选取群众关注度较高且反映强烈的40项整治任务,按照区委分工明确责任、分工到人,一项一项整治,一个一个攻坚。
全力削减“文山会海”,种种形式主义痼疾得到有效整治。全区会议数量、“两办”发文、评比表彰分别较活动前减少50%、6.4%、30%;清理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171个,同比减少57.4%。
严明纪律,不折不扣,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区清理腾退超标办公用房3100㎡,整改率100%;全区200余台公车,统一粘贴“公务用车”标识,为全市独创;压缩“三公”经费210万元,较活动前下降13.6%。
同时,铁腕查处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案件;督促区直机关和乡镇街道切实改进作风,自觉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不少群众感慨,干部下基层工作更常见了,群众到机关办事更方便了,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
服务群众,打通最后一公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芦淞区,有一条家喻户晓的服务热线——180。它以便捷、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市民的赞誉,“托”起这条服务热线的是全区党员志愿者。
日前,沿河社区的76岁空巢老人许久光因患高血压,出门时摔倒了。他忍痛拿出手机,拨打“180”。离事发地最近的党员谢尚斌马上赶到现场,拨通了社区医疗中心的电话。几分钟后,医生赶到现场,老人转危为安。
针对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行动不便老人多的情况,芦淞区在辖区986个楼栋扬起党旗,5442名党员亮出身份,建立“便民服务一键通”党员志愿中心,并开通“180服务专线”,免费发放“一键通”手机。
而这,只是芦淞区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为了打造优质服务群众载体,芦淞区创造性地铺开“和谐芦淞580”活动,发动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结穷亲、办实事、促发展,掀起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
将全区6074名社区党员、流动党员和驻区单位党员纳入管理网络,并设置社区网格432个、楼栋党小组956个,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建立“党代表定期联络”机制,在全区46个社区设立了党代表工作室,统一标准,全区240名党代表每年到工作室开展活动1次以上。
推行“六进二创”工作法,7958名在职党员主动进社区报到,认领岗位8783个,不定期开展服务活动,为市民答疑解难。
开展“我们在一起”主题活动。创新活动载体,更好地解决群众、企业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
建章立制,好作风成为新常态
着眼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芦淞区切实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效,坚决杜绝变形走味、“一阵风”、“空对空”、“夹生饭”等情况。
“结对共建”、“和谐芦淞580”、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措施,正在芦淞区全面推行。不管哪个部门、哪个工作人员,只要碰到来电或来访群众,不论职责内外,都会认真接待、悉心聆听;而且,必须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
向实处使劲、往细处用力、从严处较真,从一个问题的收集解决,到一类问题的综合施策,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密、越扎越牢。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芦淞区科学发展形势喜人。数据显示,预计前三季度完成GDP183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额146.6亿元、增长20%;规模工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1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亿元、增长12.5%。
没有模棱两可,没有特殊例外,用制度绷紧作风建设之弦,用机制践行群众路线教育之路。全区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边学习边反思边整改,问题一经查摆,便立行立改、贯穿始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按照中央和省委出台的一系列规定和禁令,芦淞区针对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办公用房等方面,完善细化相关配套制度。同时,强化一个“细”字,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讲明白,讲清楚,讲到位。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践行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芦淞区将常抓不懈、保持长效,让“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党内的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一种自觉,使之成为推动 “新芦淞,新创业”、奋力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主阵地”的强劲动力。(株洲日报)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 “友善孝敬节俭诚信” 株洲上千学生诵读中华经典
- 株洲芦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 株洲英雄埋骨他乡 “扬州好人”认爹娘代其尽孝
- 董伟在株考察指出文化创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 第八届株洲读书月/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