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株洲“民生100”工程快马加鞭,喜报频传。首批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申报进入收官阶段,近10万名80周岁以上老人获得领先全省的敬老待遇;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5分钟养老服务圈”由梦想变为现实;株洲市烈士纪念园(流芳公园)扩园建馆工作全面启动,市民缅怀先烈又多了一个去处。
独居老人享受政府主导的养老服务,享受送餐上门。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刘震/摄
近年来,株洲市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政府工作的责任、动力和取向,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一个又一个民生工程让广大城乡居民的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
全省首个实施高龄补贴普惠制的市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018年1月1日起,株洲市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提标扩面,发放范围和补贴标准从原来的“户籍在本市,90—99周岁的老年人享受高龄老人生活补贴60元/月”,调整为“户籍在本市,90—99周岁的老人补贴不低于100元/月,80—89周岁的老人补贴不低于50元/月”。由此,株洲成为全省首个在市级层面按普惠制原则对80-99周岁老年人全面实施高龄补贴的市州,全市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再添普惠制福利。
其实,早在2011年,天元区就对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实施生活补贴试点。前不久,家住天元区谢家冲社区的张敦孺、夏侯玉夫妇就领到了2017年度高龄老人生活补贴。2018年,此项生活补贴在各县市区全面铺开。
荷塘区西子社区现年81岁的居民罗梅英,成为提标扩面工作的受惠者之一。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顺利地完成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申请工作。得知下个月就有50元/月的生活补贴可拿,罗梅英十分高兴。
目前,株洲市紧锣密鼓推进首批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申报工作,预计近10万名老人可领到补贴。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造 “5分钟养老服务圈”,是株洲市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工作的努力目标。
荷塘区率先探索“线上+线下”的居家养老新模式,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服务机构运营的模式,构建零门槛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打通了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暂住荷塘区政府机关宿舍的独居老人唐洪河,每天上午11时40分就会收到热乎乎的外卖快餐。他没有电话且行动不便,请热心肠的邻居拨通了颐宁园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订餐电话。老人的订餐需求被发送到中央厨房,饭菜做好后,工作人员立即将其装盒打包,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唐洪河手中。
在荷塘区,与唐洪河情况相似的困难老人每月都可获得价值400元的养老服务,这笔费用由政府买单。困难老人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保洁、助浴、送餐、上门检查身体、陪同就医、交流谈心等上门服务。颐宁园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自去年6月上线以来,累计接单服务12万人次。
公园扩建,三馆合一
株洲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带领家人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市民的自发行为。
2018年,荷塘区新华路附近的株洲市烈士纪念园(流芳公园)越变越美,全新的游客服务中心开门迎客。这里中央空调、高清电视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游客可自由选择读报看书、取用热水、寄存行李、租借充电宝、轮椅、雨伞等服务。
作为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市烈士纪念园的一期改造工程引来满堂彩。大门左侧新建的39米长、3米高浮雕墙,展现了株洲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7个阶段的革命建设历程,秋瑾、左权、陈觉等革命烈士形象栩栩如生。
据了解,株洲市烈士纪念园二期扩改工程设计方案已出炉,征拆工作进入签约阶段。该工程计划向荷塘铺扩建39 亩,将党史陈列馆、雷锋教育馆、烈士纪念馆三馆合一,为争创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打下坚实基础。
“不忘初心,努力奋斗,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对照株洲市政府2018年下达给株洲市民政局的“民生100”工程任务,株洲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着力办实事、惠民生,不断提升群众福祉。(株洲日报)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 株洲流芳公园更名烈士纪念园 争创国家级纪念设施
- 株洲推进敬老养老“民生工程” 市民乐享幸福生活
- 株洲芦淞区文化活动地图出炉 居民尽享文化福利
- 【株洲好故事】“苔花”小女子 芳华如牡丹
- 株洲荷塘区志愿服务进课堂 法律知识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