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厕所革命”还在进行 请市民与文明相伴
株洲文明网 2019-01-14 08:35:00

  人有三急。但随着“厕所革命”的展开,如今在株洲,如厕可以说是相当方便——有各种新建的“建宁驿站”和改造升级后的公共卫生间,厕纸、洗手液、烘手机等都是“标配”。

  然而,这些与民便利的烘手机、装饰画却被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1月13日,记者就此事进行走访调查。

  1个月,烘干机被顺走三台,连装饰画都丢了

  “栗树山小学旁移动公厕里的烘手机又被偷了,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被偷了。”芦淞区环卫处主任陈平很是无奈。该公厕位于芦淞区建设南路附近,加上学校人流量大,为方便市民如厕,2018年12月,这里设立了全市首座改建的移动环保公厕,虽占地面积不大,但冲水、洗手、烘干等功能一应俱全。

  不久前,这样的“怪事”在刚建好的全市首座“建宁驿站”里也发生了,神农公园“建宁驿站”的第三卫生间里,墙上挂着的装饰画也被人偷走了。

  陈平表示,厕所里没有监控摄像头,因此也无法找到偷盗者,但不能影响市民方便,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重装上新的烘手机。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厕所革命”以前就发生过。

  据了解,株洲公厕是免费提供厕纸的,但厕纸常“丢”。干过公厕环卫工作多年的周大姐记得,每次公厕刚换上的厕纸没多久,便被人“洗劫一空”,要不就被撕扯得满地,有时候甚至连厕所内的洗手液、樟脑丸、洗厕用的洁厕剂都被人顺走。

  “不少市民误会公厕连纸都舍不得供应。”周大姐说。

  后续管理将跟上

  “这些都是公共资源,是供所有人共享的福利,但却不被珍惜甚至被某些人据为己有。”陈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仅是环卫公厕免费提供的厕纸、洗手液,一座公厕一年的花费约7万元。“全市这么多公厕,每人浪费一点,偷走一次,就是损害大家的利益,希望大家共同爱惜,相互监督。”他建议。

  三分建,七分管。如今,旨在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体验的“厕所革命”正在进行中,更多的“建宁驿站”、公共厕所将为大家提供方便,它们的后续管理如何开展?如何更好地保障公厕运行?记者将继续关注。(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

  【记者手记】

   如厕,请带上文明

   易蓉

  笔者记得,很久以前,公厕很少且是没有厕纸的,大家三急时能找到公厕已是不易。后来,公厕变多变干净了,每个公厕门口也多了一个把门人,上一次要收五毛钱或一块钱。现在,公厕变驿站,里头不仅提供免费厕纸,还有洗手液、烘干机等,这就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是便利于民的好事。

  但却有人不珍惜,甚至还将公共物品拿回家,令人感到遗憾,也令城市蒙羞。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公地悲剧”理论,即对于公共资源,每人都有权使用,但无权浪费或拿回家。如果每个如厕者都不加节制地过度使用,都抱着“我多拿一点没事”的心态,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负担将越来越重,也许某一天,又将回到“付费模式”也未可知。

  因此,要避免“公地悲剧”,要靠管理部门跟上,但如厕者也该有基本的公共文明素质。

作者: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