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记,你真行!我们村这么多年的吃水难题让你给解决了。”7月5日11时,在株洲炎陵县垄溪乡三口龙村江口组,村民谢新文将一杯热茶端上桌。
“这水真甜。”一番细细品味后,56岁的周跃飞面露喜色。
周跃飞是株洲市公安局的副调研员。如今,他多了个身份——市派新一轮驻炎陵县垄溪乡三口龙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及三口龙村“第一书记”。仅用了不到9个月时间,他和队员就让该村靠天喝水的历史成为过去。
被洗黄了的白衬衫
三口龙村紧邻106国道,距县城约5公里。全村508户、20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321人。
“你想不到吧,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可村民用水却是个大难题。”周跃飞开门见山地说。
2018年10月19日,周跃飞和队友入驻三口龙村。当晚,洗漱完毕后,他将一件穿脏的白衬衣泡在水里,可不久,白衬衣变成了黄衬衣,怎么洗也洗不白。
“这是水质不好惹的祸。”次日,三口龙村党总支书记李冬生向周跃飞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洣水河由南往北贯穿三口龙村,村民的生活用水几乎都靠洣水河。平日里尚能应付,若遇上雨天或上游挖沙清理河道,河水就变得浑浊不堪。为此,村民家中都备有水缸,河水挑回家后先沉淀三四天再用。
有村民也曾尝试钻井取水,可因地下多为坚硬的岩石,钻井难度大。即使成功开井,井水也多半口感不好,有些苦涩。
“因为缺水,这些年,村民将双季稻改种为一季稻。到了枯水期,为争水而扯皮打架的事经常发生。”周跃飞无奈地说,他们走访时发现,由于饮水困难,不少村民还患上了结石病等,用水安全成了村民们的一块心病,也成为阻碍全村脱贫致富的一道坎。
他想让村民用上自来水
“如何让白衬衫不被洗黄,让村民们喝上放心水?”刚上任的周跃飞急得睡不着觉。
入户走访刚结束,他便与工作队成员王力找来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代表开展座谈,商讨解决措施。“要想彻底解决用水难题,就要将自来水引到村里。”与会者达成一致意见。
办法有了,问题也来了。三口龙村有22个村民小组,“一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则三五户,少则一两家”。要建自来水工程,线路长、施工难度大、投资高。
“你们放心,我们去想办法。”周跃飞和王力一边向后盾单位市公安局及市信访局汇报情况,一边与县、乡政府沟通协调。两个多月后,他们争取到近200万元资金。
随后,找水源成了首要任务。为了寻找一处在枯水季节也能达到日供水200立方米的水源,周跃飞与王力根据村民提供的信息逐个踩点、取样。在深山密林里,他们有时一走就是四五个小时。最多的一天,周跃飞的手机计步器显示他走了4万多步。
“漕溪的水量不够,沟溪的海拔不够,兰棚的水质不达标……”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翻山越岭,他们最终在横岗组龙王坑附近找到了理想水源地。经测定,该取水点海拔为485米,水量充沛,各项理化指标符合饮用水一级标准。
再也不用去河里挑水喝了
2月12日,三口龙村的自来水工程开工。由于主管道线路长达7000米,牵涉沿线12个村民小组、124户村民,周跃飞和队员常常要应对各种预想不到的情况。
“施工时,有的占用菜地,有的要拆围墙,有的要挖除林木……”周跃飞说,自开工后,他便没睡过安稳觉,有时一晚要接十几个电话。
有一次,修建一个蓄水池时需要占用村民罗某家的菜地。一开始,罗某死活不同意施工,扬言要阻工。为了不耽误进度,周跃飞与村干部3次上门劝说。
“周书记太不容易了。一开始,罗某态度不好,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娘。他不但没计较,还耐着性子做思想工作。”李冬生说。最终,好脾气的周跃飞让村民罗某“消了火”,难题就此解决。
5月12日,三口龙村自来水工程验收合格,开闸试水成功。“我丈夫过世早,女儿在外地上大学。有了自来水,我再也不用去河里挑水喝了。”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贫困户唐运秀乐得合不拢嘴。
“如今,水有了,村民们的心病消除了,大伙脱贫致富底气也更足了。你看,那片地就是咱们村今年引进的大棚西瓜种植项目……”站在村口的蓄水池前,周跃飞踌躇满志。(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通讯员 易裕厚 刘娜)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