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人的幸福事,咱来捋一捋
株洲文明网 2020-03-27 09:50:00
收集并解决群众诉求33800件、全市家庭医生签约127.28万人、四级养老设施覆盖率100%、85个小区全部实现业主自治、全市完成三社联动项目249个……这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是株洲人幸福生活的生动体现。
2018年11月,市委深改组会议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以网上群众路线、“三社联动”、养老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无物业管理小区业主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统筹·幸福株洲”创新社会治理系列行动。并成立了系列行动领导小组,设“幸福办”。
一年多来,市委网信办、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住建局作为五大行动的行业主管部门,全力推进各自牵头的工作,不断朝纵深发展。
“网上群众路线”获央媒关注
“书城对面太吵了,影响休息,能管管吗?”3月17日晚10点36分,幸福芦淞钟鼓岭社区微信群又来信息了,一位居民在微信群里投诉噪音污染。1分钟时间不到,社区代理主任就“冒泡”回应了。13分钟后,居民再次留言“现在没有声音了,非常感谢”。
而类似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在全市2.7万个“幸福株洲”微信群中出现。
据了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作为“城乡统筹·幸福株洲”5+N系列行动的重要一部分,全市微信群到村(社区)率已达100%,人口覆盖率52.1%。通过微信群组,收集群众诉求34086件,解决33800件,解决率99.2%,微信群(组)已成为百姓反映诉求主渠道。
2019年12月20日,新华社刊登了《湖南株洲畅通“网上群众工作路线”》,引起了强烈反响。文章称:“一个个微信群,连通千家万户,让党和人民群众的心贴得更紧、老百姓的烦心事更少、邻里之间的关系走得更近”。
关键时刻,家庭医生救了他的命
家住白关镇的何业斌或许没有想到,因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包,让医生迅速找到他的家,而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彭医生,我感觉头晕,走不稳,双脚不听使唤……”2019年7月25日,白关中心医院的全科医生彭贤突然接到一个求助电话,电话那头是82岁的何业斌,是他的一个“老病号”。彭贤说,正好刚与其签订了家庭医生基础包服务,了解到他和瘫痪的老伴生活,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凭直觉,何老很可能是脑梗了。
彭贤马上联系到医联体对口医院,为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因救治及时,老人血栓得以尽早疏通,未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全市家庭医生已签约127.28万人,巡诊覆盖率100%。组建各类医联体69个、专家团队671个,常住人口县域范围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全市148个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增长19.28%,诊疗费增长11.86%,次均费用下降6.22%;门诊人次增长33.08%,诊疗费增长27.69%,次均费用下降4.06%,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三社联动串起爱心力量
2019年5月,荷塘区桂花街道办事处举行了一场城乡帮困公益项目推介会,首批20家企业或爱心单位参与“城乡帮困”捐赠,共筹集资金及物资价值41.12万元。
桂花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通过摸底调查,辖区谋划了针对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春蕾绽放 快乐成长”项目;针对困难空巢、独居老人的“阳光伴晚”项目;针对有劳动能力残障人士的“梦想工厂创就业帮困”项目;针对因病致贫家庭的“爱心续航”项目;针对单亲、残疾、低保家庭青少年儿童的“守护未来”项目。每个项目帮扶对象由相关社工及志愿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走访跟踪,以实现精准帮扶。
而这只是全市三社联动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已完成三社联动项目249个,建立镇(街)社工站112个,社会组织2681家,注册志愿者56.03万人。其中天元区“党建领航·三社联动”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无物业老旧小区重获新生
走进天元区花园一村,柏油路干净平整,各种健身器材齐全。难以想象,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幅道路坑洼不平、环境脏乱差的老旧小区景象。
花园一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2009年物业公司退出后,这里一直缺乏专业管理。房屋及基础设施严重破损,居民怨言不断。
2019年,花园一村被纳入天元区小区改扩翻建项目,对排水、路面屋面、小区布局等进行全面改造。为了让小区管理更有效,在社区的帮助下,已启动业主自治。
据悉,株洲市2019年重点推进的85个小区,已全部实现业主自治,另有288个无物业管理小区也已全面启动自治工作。通过实行业主自治,以前由政府大包大揽的事由居民自主自愿承担,既减轻了政府负担,又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老旧小区花园一村通过业主自治走上规范化管理 株洲晚报记者 戴凛摄
家门口养老更加安全便捷
说起荷塘区桂花街道西子小区的“幸福里·养老驿站”,这里的老年人总是非常得意。据了解,这个养老驿站的书籍、摆件、花卉、绿植等都是由业主捐赠,集居家养老、文化活动、党员活动为一体。按摩椅、泡脚桶、多媒体一应俱全。为了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不少业主也在养老驿站充当志愿者,教手工、画画、瑜伽等。
截至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已达165个,四级养老设施覆盖率100%,养老床位28538张,每千名老人38.3张,基本建成城区15分钟、县域30分钟养老服务圈。天元区泰山路街道为全省唯一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街道。株洲市则入围全国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各部门积极参与“显神通”
除开五大行动的行业主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也积极参与,各显神通。
团市委发动发展青年社会组织、新兴青年群体和志愿者,开展了具有共青团特色的“暑假关爱留守儿童专项行动”“夕阳红·青关爱”养老志愿服务行动等;市妇联推进“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放大“春蕾爱心屋”品牌效应,参与城乡综合治理推动民生重点工作;市总工会开展“城乡统筹·幸福株洲·创新服务”行动,统筹全市“双联”和“一户一产业工人”工程,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市城管局积极汲取外地垃圾分类先进经验,开展宣传和推进垃圾分类立法,完成了《株洲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编制。
下一步将分块继续推进五大行动
市幸福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本级着力加强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当好“指挥棒”,出台了专门的方案和考核办法,组织举办了两期专题培训班。为保证现场考核客观公正,核查人员也按照“四不两直”的方式,直接面对街道、社区和群众,听取真实的声音。通过建立“一季一暗访核查、一季一现场讲评”的工作机制,让各个责任单位都“出出汗”。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当前系列行动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已基本建立。下一步五大行动分别纳入各相关部门分块继续推进,并整体纳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合格市创建工作。(株洲晚报记者 戴凛)
作者: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