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王铁成 图片来源:株洲文明网
手拿焊枪就觉得踏实
一米八的个头,身穿蓝色工作装,背略有些弓。37岁的王铁成伸出右手,记者握上去,感觉到手心上部和几个手指中节处有凸起的老茧。
面对记者,这位刚获得园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中年汉子有些拘谨,问一句答一句。但一到车间,戴上面罩、拿起电焊枪后,不善言谈的王铁成变得格外自信从容。
“手拿焊枪就觉得踏实。”用他自己的话说,找到了这一辈子的最爱。
从“门外汉”到骨干
2010年,王铁成通过招聘进入株洲市兴华轨道交通配件有限公司,随后一直默默地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从一名普通的焊接工人成长为经验丰富、技术一流、勇挑重担、吃苦耐劳的班组长。
工作中的王铁成 图片来源:株洲文明网
在思想上,他积极要求进步,通过组织培养,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取得了9个项目国际焊工技术等级资质证书等骄人的工作业绩,并多次在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中获得“岗位技术能手”称号,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工友们说:“王哥能干、敬业、创新,所获荣誉实至名归。”
刚开始,王铁成并不出众,也出过错。师傅手把手指点后,告诉他:这一行学起来容易,但学好难,要弄出个名堂更加不容易。为此王铁成非要弄出个名堂来。
在焊接岗位摸爬滚打的17个年头,焊接操作对他而言已从一项谋生的手段,转变成一项热爱的事业,从一个毛手毛脚的学徒工,成为如今的一线技术骨干、优秀班组长。他紧跟时代步伐,向“大国工匠”学习,把“严于律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变成立足岗位,充分彰显一名基层班组长表率作用,带领班组人员和身边的同志共同进步,每月都圆满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张不一样的人生答卷。
王铁成的师父胡继斌回忆起当年这个勇于钻研的年轻人,总是夸个不停:“爱学习,不懂就问。”刚进厂时,王铁成常常挤出晚上睡觉的时间学习业务,上班第一个来,下班最后一个走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一本本厚厚的专业书籍被他翻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门外汉”王铁成成了公司有名的焊接技术骨干。
当好“领头羊”,带动班组共前进
作为一名班组长,王铁成面对班组成员大多数是“90后”的特点,就如何当好班组长,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班组管理进行大胆尝试。特别是在2018年度任务重,焊接工紧缺的情况下,他根据班组成员技能状况,采取“一老带二新”和“一带一帮扶”的办法,合理安排,每月都超额完成任务。在交货进度上得到了保障,在赢得客户认可的同时,人员收入也大幅提升,既稳定了员工队伍,又使焊接团队全员年度人均产值从40多万元提升到160万元,遥遥领先公司其他工种人员。
王铁成与家人在一起 图片来源:株洲文明网
王铁成时刻不忘降低制造成本,积极带领班组成员节约和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努力降低各种消耗,并积极组织班组全员参与开展 “双增双节”、“修旧利废”活动,努力为企业节约制造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公司效益。他的班组生产的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一直都保持在99%以上,近三年累计节约制造成本100万元,消耗材料的利用率一直保持公司同类班组的首位,几年来累计为公司节约材料成本逾30万元,班组被公司评为“质量标兵”班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晶莹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领导认可,平凡岗位显风采的突出事迹获得了公司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公司职工的一致赞誉。他是从农村走到城市的农民工,在获得的众多荣誉面前,他没有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精力、更加干练的工作作风投入公司的焊接工作中,继续带领班组成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而努力。(田心高科园)
编辑:珑穹
来源:株洲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