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余小龙:做一名专注百合的“花匠”
株洲文明网 2019-06-04 10:29:00

  10年前,刚刚20岁的余小龙,是云南街头一名普通的鲜花搬运工。10年后,他成了一名专注百合的“花匠”,致力于把百合产业做强做大。他说:“与其说是我选了百合来种植,不如说百合选中了我”。

图片来源:株洲新区报

  过去 揣着5万元走上创业之路

  眼下节气刚过小满,株洲才不紧不慢地进入夏天,正是赏花的好时节。从市区出发,沿着湘江边走,刚过株洲市海事职业学校,进入雷打石镇胜利村后,你定会被眼前400亩的百合惊艳到。黄的、紫的、粉红的……各种颜色的百合都有;含苞待放的、热烈怒放的、半开的,各种形态的百合,沐浴着阳光随风摇曳。那娇柔的花瓣,优美的形态,宛如一个个亭亭玉立的仙女翩翩起舞,高贵典雅,婀娜多姿。

  皮肤黝黑,留着和李逵一样的大络腮胡,头顶绑成一条十分个性的小辫子。这是记者见到余小龙的第一印象。记者很难想象,他竟然是一位种植出了这么一大片娇柔百合的“花匠”。但他一开口,记者就被他丰富的百合花种植知识和对百合产业的构想折服了。

  余小龙出生在湘西自治州龙山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余小龙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以种植百合为事业。高中毕业后,因贫困的家境和身体原因,余小龙来到云南昆明工作。因为没有技术和专长,他只得在一家百合供应公司当起搬运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把收来的百合搬进搬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荷兰百合供应商加特先生。当加特先生得知他来自龙山县时,加特先生告诉他,“龙山是中国百合种植规模最大的地区,要不然你为我提供百合吧。”

  2010年,余小龙用自己打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5万元,开始在家乡选地,开垦、种植百合。龙山群山峰峦,交通阻塞,运输物资全靠肩挑背扛,余小龙为了降低成本,运输物资借用了马帮加人力,第一年收获的百合,余小龙没有出售,而是留下来作为来年扩大规模的种子。2012年,余小龙种植百合的面积扩大到60亩,除开成本,留下种子,余小龙赚了100多万元。

  百合能挣大钱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村民一拥而上,纷纷加入了种植大军。同质化的结果就是第二年龙山百合严重供大于求,那一年,余小龙就遭遇到自己种植百合事业的第一个“滑铁卢”,一下子就亏损了三百余万元。

  但他没有放弃,复盘之后发现龙山百合品种单一,自己的研发和经营模式也缺乏创新。下完“诊断书”后,坚韧倔强的余小龙并没有灰心,他开始在全国各地取经,大大小小的百合种植,跑了不下500家。经过不断的摸索,余小龙渐渐从外行转变为内行,他再一次回到龙山踏上了创业路。

  现在 在雷打石镇建百合花基地

  为了让自己的百合不再“泯然众人矣”,2013年,余小龙开始踏上了改良百合品种的道路。余小龙介绍,当时市面上的百合,品种非常单一,而且观赏和食用不能合二为一,“我决心多开发多个品种,把观赏和食用合在一起。”

  就这样,余小龙和百合品种多样化“死磕”上了,他介绍,“最崩溃的时候,就是你以为这个品种快成了,结果发现它不稳定,并变异了。”余小龙开发出168种新品种百合,建立了百合种子种源资源库,开发出了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观赏的新品种百合,百合的生长周期也被余小龙用技术手段从1年缩短至5个月。

  龙山县交通闭塞,运输仍有不便。余小龙把眼光瞄到了长株潭地区。2018年,经过市场考察,余小龙带领团队在雷打石镇胜利村种下了400亩的百合。

  尽管没有进行广告宣传,只是和几个花店洽谈了业务,株洲本地产的百合还是在520这个特殊的日子迎来了一个小高潮。余小龙介绍:“当晚送货到11点才结束,卖出了1000多支。”

  现在休闲农业特别火,余小龙在胜利村的百合花种植基地也是一个较理想的场所。余小龙介绍:“欢迎市民来基地采花,按采摘的枝数计算,价格比花店的还便宜。”

  未来 欲打造百合全产业链

  目前,他带领的团队已研发出了百合花茶、盆栽百合、百合酒、百合面膜等产品,获得了国内5项专利和国外16个品种认证。

  余小龙属于和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代人,区别于龙山县当地人只卖百合果实,余小龙的百合进入了淘宝店、拼多多等多种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远销荷兰、智利、日本、英国等地。

  2017年,余小龙首次参加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湖南赛区荣获三等奖,在国赛中斩获铜奖。2018年,他在“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专项组中获得了二等奖。

  谈及未来对百合产业的规划,余小龙说:“未来我们规划在五年内建造全国最大的百合资源库,在以百合资源库发展百合附加值的产业,完成我们中国的所有百合认证及体系规范和种植规程这块。”(株洲新区报)

作者: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