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马家河街道高塘社区,白灰相间的徽式楼房自成一排,郁郁葱葱的树林冒出新叶。盛夏午后,老人们在凉亭里闭目养神,孩子们在社区里嬉笑玩耍……怡然自得的社区风景里,少不了许多忙碌的身影,急着奔赴株洲西站乘坐高铁出差的罗勇就是其中之一。
49岁的罗勇是株洲高晟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说,除了企业家的身份之外,自己还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反哺家乡的一位建设者和服务者,更是幸福高塘的受益者。
退役创业,事业蒸蒸日上
1991年,罗勇从部队退役后曾在珠海、深圳等地工作了一段时间。“那时候在外面打工,很艰苦,因为年轻,总想着多积累些经验、资源。”抱着这样的想法,罗勇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回乡打拼的梦想。
回到株洲后,他在马家河仙岭机械铸厂扎根,最终做到了厂长一职。这家本土企业在罗勇的手上开始了与深圳、珠海等地的进出口公司合作,每年创造了可观的外汇和税收。
自从接过了企业的接力棒,罗勇开始了忙碌的创业旅程。上世纪90年代,交通、通讯都还不发达。为了拓展业务版图,他经常在火车上过夜,白天到广东处理完业务后再乘火车返回株洲,既节约时间,也节约了企业的成本。有一次去深圳办理业务,罗勇早晨下了火车开始奔波于深圳各客户单位,忙活一天后,他谢绝了客户的挽留,踏上了夜里回株的绿皮火车。谁知第二天刚下火车,对方急电告知外汇手续上存在问题需要他立刻前往,为了不耽误事,他直接买了火车票返回了深圳。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罗勇说,在创业管理过程中,军人的严格、务实等作风深深影响着他,也使他获得了成功。在他的带领下,工厂多次被评为纳税先进单位。退役十多年后,罗勇可以说是事业有成,直到他遇到了罗平,自己的老同学,高塘社区的党委书记,这位自己创业成功后,返回家乡带领邻里致富的老乡亲。
事业有成,投身家乡建设发展
看着破旧的房屋,走着泥泞的道路,罗勇耳边响起了罗平和领导们的殷切话语,“罗平曾说,高塘不富起来,他是不会走人的。在他回到高塘后,也充分发动我们这些在外工作、创业的老乡回来,一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罗勇回到高塘社区。他立足高塘农业产业发展契机,在社区的支持下成立了株洲高晟发展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这家民营企业由全村老百姓均等入股,而罗勇受乡亲父老的嘱托,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经理,引领高塘农民投入家乡经济建设中,大力发展。
这一次,是罗勇的第二次创业。他和社区一起,盘活了高塘社区现有的闲置资产,同时又解决了部分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还为股民每年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如今,管理公司之外,罗勇还和社区、企业的同事们一起,投身公益。他率先以公司为单位对高塘社区的贫困居民进行慰问,同时以个人名义“一对一”对社区贫困居民进行帮扶慰问。只要有时间,他就上门拜访,了解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想方设法地替他们解决根本难题。
编辑:珑穹
来源:株洲文明网
- 上一篇:萧军:“偷”来生命去创业
- 下一篇:天元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假期防溺水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