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6国道炎陵水口镇大风垅路段山体滑坡正加紧处治
株洲文明网 2016-05-18 14:49:00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106国道炎陵水口镇大风垅路段4月18日深夜、19日凌晨,连续2次发生山体大坍塌,约150米长公路被土石方掩埋,造成106国道交通中断,下方河道2/3淤塞。经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测算,此次塌方达9万余方,清理任务异常艰巨。闻悉后,株洲市公路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引导交通分流,拟制抢险方案,迅速开展抢险工作。炎陵县委、政府也马上公布绕行方案,部署抢险工作。至5月15日,株洲市公路局已在山体滑坡处,修筑上山通道、落石缓冲槽50米,清除土石方3500多立方米。

  灾情发生后,戴道晋副省长,毛腾飞书记、阳卫国市长、杨玉芳副市长、何剑波副市长等领导,先后就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应急抢险,全力做好群众临时转移安置,全力组织交通绕行,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一”节上班后的第一天,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就专程赶赴炎陵抢险现场,看望抢险人员,指导抢险工作。

  在抢险过程中,由于塌方处平均坡度超过60度,公路路面至滑坡顶端相对高差达110米,加上山体极不稳定,山上不时有巨石(最大块石直径约3米)滚落下来,严重威胁施工人员安全。

  “这是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如果不彻底处治,全面做好山体固定与防护工作,今后仍将发生大规模山体坍塌事件,影响交通畅通。”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专家强调说。来自炎陵县公路局的数据表明,106国道大风垅路段自1980年以来已先后发生大小垮方数十次。

  为安全、稳妥处治好山体滑坡,株洲市公路局先后3次邀请省公路灾害处治专家赶赴现场。通过航拍实地勘测后,专家发现该处不仅有3万余方大滑坡体,悬停在50多米高的半山腰上,还有不少山体已经开裂,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如果不先固定好山顶松动部分,即使临时抢通,仍会发生大规模滑坡,严重危及行车与河道安全。经过反复对比论证,湖南省公路灾害处治专家确定了“从坡上到坡下,由两侧到中部,稳定一段推进一段,临时抢险与永久处治同步进行”的施工方案。

  “这是目前最经济、最安全、最省时的施工方案,但由于山体极不稳定,施工作业面狭窄,加上近期雨水频繁,导致处治难度大,安全隐患多,预计还需6个月左右才能全面完成塌方清理、山体防护工作。”省公路灾害处治专家介绍说。

  目前,株洲市公路局已调集2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10台运输车,正在现场抢修上山便道。由于施工方案成熟,防范措施到位,期间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交通拥堵现象,也没有形成堰塞湖。

  公路部门提醒过往司机、行人,一定要提前做好绕道准备,并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出行不便深表歉意。同时,公路部门表示,一定会在安全稳妥的前提下,尽快处置好山体滑坡,确保国道安全畅通。(株洲市公路局)

作者:谷经华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