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株洲文明网 2014-02-12 16:07:00

    株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以志愿服务为载体 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株洲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广泛弘扬雷锋精神,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目前全市网络注册志愿者超过48.5万人,网络注册志愿者队伍800多支,为建设幸福株洲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道德支撑。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完善网络体系,增强队伍凝聚力

    为壮大志愿者规模,汇集更多、更大社会正能量,株洲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队长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统筹协调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各县市区、各企事业单位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支队,各乡镇(街道)、县市区属各行政事业单位设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大队根据各志愿服务项目设志愿服务中队,统筹安排本地、本单位、本行业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

    目前,在株洲市城区179个社区设立志愿服务工作站,比率达到86.8%;在医院、公园、车站、图书馆等主要窗口单位设立志愿服务站点50余个,基本上实现全覆盖;在学校建立志愿服务站点250多个,青年志愿者近40000名。株洲市文明办、团市委在社区开展雷锋号创建活动,其中4个社区创建为省级雷锋号,41个社区创建为市级雷锋号。株洲市妇联创办春蕾爱心屋,已建成1个总部、6个分部,累计开设免费特长培训班54班次,寒暑假免费体验营14期,受益儿童15102人次。株洲市文明办、株洲市教育局、株洲市民政局计划在全市建设100所社区少年宫,现已建成40所,2013年至2014年将分别建设40所、20所,让低收入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免费享受更多教育资源。团市委开通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为青少年提供雷锋精神宣讲、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服务。株洲市司法局成立法律援助中心,组建了以法律工作者为主的志愿服务队,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00件以上,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坚持“三贴近”,提升活动吸引力

    株洲市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拓宽参与渠道,积极搭建群众乐于参加的平台,确保活动取得良好效果。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全市广泛开展“三下乡”、“12355”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为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亲情关怀;慈善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策划开展了“金秋助学”、“鱼片助学”、“200烛光助学”、“萤火虫公益助学”、“义务助学”等活动项目,筹集助学资金5000多万元,帮助学生3万多人。助残志愿者每年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服务对象5800多名。社区“180”便民一键通志愿服务,购买手机451台赠送孤寡老人,整合各类服务点361个,8000多人加入其中,服务时长超过20000小时。

    号召广大志愿者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交通模范城市等全市中心工作,开展了“志愿星期六,共创交模城市”、“打造东方莱茵河”、“快乐骑行,低碳环保”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引导市民的文明行为,平均每日组织1000余名文明劝导志愿者,分布在城区27条主次干道,对乱扔吐、乱停放、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教育引导,截至2013年底,共纠正各类不文明行为66万余起。突出重点时段。在节假日、纪念日,组织各行各业志愿者送温暖、献爱心。岁末开展的“大爱株洲?为特困群众送年货”活动已经连续举办8届,筹集爱心款物近1000万元,惠及特困群众15000余户。每年3月份所开展的学雷锋活动都保持在500场左右,参与人数超过20000人次。在高考期间开展的“爱心送考”活动已坚持9年,近15000台爱心车辆为考生保驾护航。

    三、培育先进典型,扩大社会影响力

    株洲在推进志愿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品牌的集聚效应,扩大志愿服务的辐射作用。经过多年的积淀,株洲市涌现了关爱生命万里行、株洲晚报义工联合会、株洲市献血志愿服务队等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培育了唐先华、肖敬、韩无盐等优秀志愿者,其中唐先华在灾区曾三次邂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被中央电视台《人与社会》栏目称为“疯狂义工”;肖敬关于生命教育的报告得到了温家宝同志两次亲笔批示,受到了中央、省部委领导的高度关注;韩无盐自2008年冰灾至今,在火车站为乘客送出40多万杯红糖姜茶,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重量级媒体报道了“姜汤大姐”先进事迹。

    同时,株洲市首创的“社区少年宫”项目,吸引了37支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时间累计20万小时,受助学生5000多名,中央电视台报道2次,省市领导多次在现场办公。株洲晚报义工联合会组织运作的“徒步湘江毅行”已连续举办五届,参与者由最初的200多名发展到3000多名,享誉省内外。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发起的“株洲特色地名考录”活动,让罗哲烈士之墓、秋瑾故居、罗学赞故居得到修缮,青龙桥、罗正坝桥成为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一些曾经见证株洲发展的古建筑、古文物重现大家视野。株洲市儒学会、株洲文艺家知行讲习会开展的国学大讲坛、“文艺四进”活动,已经举办公益讲座700多场,9万多人聆听授课。营造良好氛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在市直新闻媒体开设《学雷锋在行动》、《志愿者服务》、《最美株洲人》等专题专栏,及时报道活动动态、宣传优秀典型。组织志愿服务宣讲,召开志愿者座谈会,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发动志愿者深入大街小巷、学校社区发放宣传手册,张贴“三关爱”海报,将宣传做得广泛而深入。

    四、建立长效机制,激发工作生命力

    长效机制是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的“牛鼻子”,是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健康、长久发展的基础。建立经费保障机制。2012年株洲市政府把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依托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筹建株洲市志愿服务基金,每年至少募集资金100万元,用于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注册登记机制。

    目前株洲全市网络注册志愿者超过48.5万人,网络注册志愿者队伍800多支。市文明委制定了《株洲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评选表彰管理办法》,逢单年开评。首届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广泛参与,投票次数超过50万。团市委结合五四青年节,隆重表彰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为传递对志愿者的尊敬,株洲市文明委领导在春节期间走访家庭困难的志愿者,送去慰问金,为优秀志愿者购买公益保险。(李湘怀)

作者:李湘怀
编辑:珑穹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
  • 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