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文明办主任:以志愿服务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株洲文明网 2014-06-16 14:48:00

    愿服务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志愿服务,在国际志愿者日和学习雷锋日,曾两次回信“本禹志愿服务队”和“郭明义爱心志愿服务团队”,充分肯定志愿者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并鼓励他们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习总书记的回信为志愿服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大力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反映一个城市文明程度、一名市民文明素养的重要标志。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大家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要组织新闻媒体要认真做好舆论引导,及时报道活动动态,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理念,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传播好志愿服务活动经验和志愿者感人事迹,让市民了解志愿服务、支持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要适应“微时代”,用好“微媒介”,设计好“微载体”,让志愿者精神、志愿服务理念感染人、影响人,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要选树一批最美人物、优秀志愿者等、道德模范典型人物,传播他们崇高思想品德,引导市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自觉地做雷锋精神的倡导者、践行者。

    要发挥青年团员的先锋队作用。习总书记在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学生知识丰富、精力充沛,有干劲、有想法,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要培育学校志愿服务的土壤,加强志愿服务理念、雷锋精神教育,在学生心中广撒奉献爱心的种子,让志愿服务在学校百花齐放,让志愿服务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把志愿服务纳入学校德育工程,成为一堂社会实践的必修课,使每一个青年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基层,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不断砥砺自身思想道德品格。要改进学生评价体系,把志愿服务时长、志愿服务成效作为学生升学、评优、入党的重要参考依据,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学校形成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

    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习总书记在回信中鼓励大家,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志愿服务近在眼前,就在身边,是一项人人可以参与、时时可以付诸实践的一项活动。要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学会换位思考,坚定宗旨意识,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热情、多一份责任,全心全意服务好百姓,用志愿者的精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深入基层,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带头示范作用,组织广大机关干部、青年学生深入社区、家庭,了解百姓所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力所能及的帮助市民解决实际困难。要突出服务重点,在节假日、纪念日等重点时段组织开展集中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强大声势,围绕残疾人、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分别从心理抚慰、生活照料等关怀帮助,在广场、车站等重点场所建立志愿服务站点,配备基本设施,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用核心价值观培育志愿服务文化,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使志愿服务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熠熠生辉。(李湘怀)

作者:李湘怀
编辑:珑穹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