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文化"三下乡" 让村村都有节目看
株洲文明网 2015-02-09 11:01:00

    党的群众路线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群众文化也是如此,只有面向基层提供文化服务才能实现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思路新目标;只有“接地气”的文化才能更聚“人气”,才能促进群众文化更好的繁荣和更快的发展。去年,株洲市开展了“三下乡”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把来自广大群众的文化转化形式服务群众,回归到群众之中,在株洲市掀起了一股基层群众文化热。

株洲文化"三下乡" 让村村都有节目看

株洲文化"三下乡" 让村村都有节目看

    株洲群众文化“接地气”、“有人气”

    自2014年3月株洲市“三下乡”活动启动以来,株洲各县市区迅速行动,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方案,将活动细化到乡镇、街道。株洲五县市精心策划,全面布局,组织开展了形式各样,地域特色浓厚的活动。株洲县发动民间文艺团队参加活动,鼓励民间艺人带头参加,有51支队伍参加送节目下乡活动;株洲醴陵、炎陵县在“送戏下乡、演艺惠民”活动中大打地方文化牌,把当地丰富多彩、极具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送到各个乡镇展演;株洲攸县、茶陵通过开展“幸福向前冲、茶陵好声音”等综艺下乡活动,把活动做到每个乡村。

    广场舞入村海选 让百姓心痒痒

    个人独唱、小组唱、情景剧、舞蹈、民乐合奏……在株洲各主流网站的论坛里一幅幅形式多样的节目组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友围观。“这个不错!”围观网友边看边议论。网友“物语”说,我妈妈也是个酷爱广场舞者,我给她看了这些活动照片后,她看到熟人在舞台上尽展风采,自己有说不出的心痒痒。“物语”说,作为一名花甲老人,能有机会到台上“露把脸”,可能确实很幸福,希望乡里能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让老家的“大妈”也有当回“明星”的机会。

    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这是株洲市开展欢乐潇湘下乡入村的核心元素。据了解,2014年,全市组织海选、展演近千场,参与团队600多个,参与演员达10万人,演出节目一千多个。这个株洲市委宣传部搭台,群众唱戏的大舞台,让不少来自基层百姓自编自创自演的节目展示出来。

株洲文化"三下乡" 让村村都有节目看

株洲文化"三下乡" 让村村都有节目看

    “周周乐”以戏会友 让戏迷过足瘾 
 
    舞台上,9岁的杜佳馨和60多岁的奶奶李秀荣一同登台,表演了京剧《红灯记》选段;舞台下,杨女士激动的说:今天真是过瘾,听了别人唱,过几天我将唱给别人听”。株洲市“周周乐”戏迷过把瘾活动开启后,广大戏剧票友和戏迷朋友深入到各地乡镇以戏会友,以艺联谊。

    网友“原本”说,看了株洲版越剧《红楼梦》精简版,从“黛玉进府”至“宝玉哭灵”剧情进展流畅、角色生动,从妆容到服饰,细节中都透露出演员们对戏剧的热爱与追求。“周周乐”戏迷过把瘾改变了以往街头自由组织唱戏的形式,为我们这些业余戏剧团队、社会戏剧爱好者提供了艺术展演和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让不少戏迷实实在在的过足了瘾。

    “非遗”展演 真切演绎文化魅力

    《星子灯》、《打铁水》、《湘剧》等是株洲市入选湖南省第三批“非遗”的项目。非遗项目究竟是什么,好看吗?在全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当天,株洲市9支皮影戏队伍,48个“非遗”项目一同展演,让广大株洲市民观赏到了实实在在的非遗项目“真容”。此外,株洲还通过三下乡活动,把非遗真容送到全市的每个角落,让百姓了解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

    48个“非遗”项目中,陈杨龙为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从艺50余年,以工笔花卉见长,长期从事釉下彩瓷的研制工作。还曾承担人民大会堂《荷纹餐具》、国务院《牡丹文具》的设计工作,参与制作了国家三馆用瓷和毛主席生活用瓷,至今带徒数百人。

    网友“悠优”评论说,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形,皮影戏精彩“斗戏”;《星子灯》、《打铁水》的表演给自己带来了强烈的直观感受。真希望多一些这样的活动,让自己全面的了解株洲的传统文化,真切的感受其中的魅力。

株洲文化"三下乡" 让村村都有节目看

株洲文化"三下乡" 让村村都有节目看

    电影进社区入乡镇 家门口有了影院

    6月20日晚,株洲市天元区尚格社区的篮球场上人头攒动,居民们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影《超时空救兵》。市民随性席地而坐,或是搬把小板凳,摇着蒲扇看露天电影,这是株洲公益电影进社区的真实写照。

    2014年,株洲市电影办将“流动放映室”搬到了大街小巷、集镇乡村。据统计,截止目前,已在城市免费放映公益电影116场,在农村免费放映4024场。

    公益电影惠民在论坛中获得很多网友点赞,网友“回归”说:公益电影进社区、入乡镇,给老百姓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广场上的播放让五、六十年代生人有一种怀旧感,支持!网友“茶叶点赞说”:多年没看过露天电影了,和邻里邻居一起看上一场露天电影感觉真好,现在忙碌的生活让邻里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大家出来一起看看电影、聊聊天,生活好像回到了许多年前。”

    【结语】群众文化是为了丰富群众生活而存在,“接地气”的文化是最贴近群众的,是依附百姓生活而创造的,是最能体现百姓生活百态的,“接地气”的文化能迸发活力、温暖人心。株洲市开展的“欢乐潇湘”、“戏迷过把瘾”、“非遗展演”、“电影进社区”等系列群众文化走基层活动,不仅能唱出百姓的心声,演出百姓的生活,还给百姓带去活力,送去了快乐。

    广场舞、皮影戏、打铁水……这些源自群众的文化,追究其之所以长久受到百姓喜欢的原因,或许离不开这些经典与百姓之间的共鸣,在快乐时能分享快乐,在难过时能抚慰心灵。群众文化,它满足了百姓的精神需求,丰富了百姓生活,也给社会带去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文化“接地气”才会受到百姓的欢迎,才会有人气,才是群众文化建设的真正魅力。

株洲文化"三下乡" 让村村都有节目看

作者:龙建清
编辑:珑穹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