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这些话题与“文明”有关
生态理念渐入人心、短途出游已成风尚。2016年的清明小长假,“清”“明”之风扑面而来,但备受关注的“文明”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公园攀折花木罚款20元,拷问着国人出游文明;沪蓉高速20余辆车相撞事故更是牵动人心,呼唤国人加快提升文明驾驶意识;性感美女背心短裙“坟头蹦迪”祭祖先引热议,网友呼吁厚养薄葬生态祭扫。
清明本是人们祭扫祖先,寄托思念的日子,可美女劲舞拜祭祖先你见过吗?广东汕尾就出现了一则美女劲舞拜祭祖先的新闻,引起网友广泛热议。“粤事情报站”在微博贴出多张图片,只见数名女子随着劲爆的音乐扭动腰肢,与清明肃穆的气氛实在不搭。对于美女劲舞拜祭祖先,有网友戏称这是“坟头蹦迪”,更有人直斥这是伤风败俗,不过更多的网友则是呼吁国人厚养薄葬生态祭扫。
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国多地开展了一系列祭奠英烈、文明祭扫活动。在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许多市民和大学生通过敬献手工花束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在位于广西边境地区的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内,烈士亲属和战友们从各地奔赴这里祭奠30多年前牺牲的英烈。
根据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对全国150个群众祭扫观察点数据统计,各观察点全天共接待祭扫群众392.5万人次,疏导车辆50.9万台次。除了传统祭扫,人们缅怀先人的方式正越来越多元化,更加追求生态文明。在哈尔滨,不少网民通过网络为逝去的亲朋献花祈福,并写下悼念心语,让祭扫活动从匆忙走向更加从容。
专家认为,清明祭奠的本义在于表达对亲人的感念与尊敬。当前绿树祭奠、网上祭扫等生态方式渐成新风,这种安安静静的追忆和思念,让清明节更加“清”“明”。
湘潭鞭炮换鲜花
清明假期,湘潭天福陵园迎来了近8万的扫墓人群,祭扫的人虽多却不乱,陵园服务贴心暖心,市民也逐渐接受了环保、绿色的祭祀方式。3天内天福陵园免费送出12000支鲜花,收回近700挂鞭炮。
攸县集中祭奠先人 简朴而隆重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是诗人对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殡葬形式的一种真实写照。然而在攸县新市镇福寿万村,一种全新的节地生态葬正在悄然兴起,让“厚养薄葬”成为一种新风尚。
在占地一百平米左右的宫殿式建筑内,用花岗岩建成了176个格室,用于集中安放逝者的骨灰盒。区别于传统土葬的大操大办,这种无坟无棺无碑,集中安葬集中祭奠的节地生态葬的模式,安葬成本仅仅只有数千元,既节约了土地,保护了山林,也大幅降低了丧葬成本和祭扫难度。
2016年清明小长假期间,除回乡祭扫外,短途赏花游也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内容,清明内涵回归多元化。婺源的油菜花、武汉的樱花、洛阳的牡丹、瘦西湖的桃花,都迎来了汹涌“赏花人潮”。
然而,随着游客人数激增,一些公园景点内,翻折花枝拍照、摇动树枝等不文明旅游行为也集中显现。据报道,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内两名游客因攀折花木被开20元罚单。
在大好河山里、在名胜古迹中、在与其他游客的结伴旅行中,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感受古今文明,亦可结朋交友,为何要去攀折花木,要知道再美的风景也经不起陋习劣行,清明踏青出游,做文明出行人其实很简单!
滁州文明赏花 志愿者+赏花指南
2016年清明,滁州出现首个赏花高峰。梅花、樱花已经盛开了九成,熙熙攘攘的游客在花丛中拍照留念。然而还有一群人在四处忙碌着,他们是琅琊山志愿者——小志愿者们在售票口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维持秩序,劝导游客不要摇树枝、乱丢垃圾等,并为游客送上文明旅游服务指南。
宁波赠送游客随行垃圾箱
清明节,在赏花现场,宁波梨园准备了200余个环保袋及百余个车载垃圾箱,送给现场游客,劝导游客文明赏花,不乱丢垃圾,不折损花木。一位游客说,前几天朋友圈转发了南京个别游客在赏樱花时踹树攀枝等不文明图片,对她和朋友们触动很大,“花儿也有生命,给人间带来美丽,为什么不好好待它呢?”
受清明祭扫、旅游踏青车流交织,以及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等综合影响,全国多地交通压力凸显。如2日6时30分左右,京藏、京承、京港澳、京开等多条高速公路交通流量陆续上升,到7时以后,高速公路主收费站和部分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车流排队。京藏、京开等高速公路连续发生多起交通事故,加剧车辆排队情况。
2日13时左右,沪蓉高速横林枢纽往东南京往上海方向,2辆大货车相撞翻车,导致3辆大客车、20辆小客车在多点多段相继相撞。当天,有关事故现场的图片、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牵动万千网民的心弦。目前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伤者已送医院救治。(据新华社)
清明小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将继续对7座(含)以下小客车实行免费放行。大量私家车走高速无需通行费用,使自驾车出游成为许多市民外出游玩的首选,而假期的行车安全防范却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外出远行时要检查车况安全,要密切留意天气、路况等信息,及时调整行程安排;出游过程中,驾驶员要保持良好的状态,遵守各项交通法规,避免超速和疲劳驾驶,严禁酒后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合肥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
3月29日上午,合肥市义城街道组织辖区志愿者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
活动中,统一着装的志愿者们在公园内骑自行车并手举宣传画,从而起到宣传低碳生活的作用;还有的志愿者给游客派发宣传单,还组织游客在活动的横幅上签名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游客们的认可,大家觉得环保工作势在必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我们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小小力量。
株洲治陋习保畅通
城市的文明,很大程度体现在交通文明上。为了提高城市文明形象,清明小长假期间,株洲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主抓四个常见交通陋习,提醒广大驾驶员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四个常见交通陋习:不保持安全车距,随意变道,超速行驶,车辆逆行。
【结语】今年清明节三天小长假期间,全国150个祭扫观察点共接待祭扫群众1338.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7%,参与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约7.5万人次。各地全力做好群众祭扫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特别是各地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和民政部等9部门《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积极搭建文明祭扫、生态安葬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宣传引导,鲜花祭扫、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祭扫方式和树葬、花葬、海葬等生态安葬方式为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文明低碳、节地生态、移风易俗新风尚渐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