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香株洲”十年历程 让阅读成为一盏不灭的灯
株洲文明网 2017-04-12 09:33:00

 市民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书。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市规划展览馆城市书吧对外开放,在省内率先实现与市馆的通借通还。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作讲座,点燃了株洲人民的阅读热情。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4月12日,第十届“书香株洲”全民阅读活动盛装登场。转眼间,“书香株洲”已经走过了十届历程。

  株洲,这座火车拉来的年轻现代化城市,把一项全民阅读的文化活动扎扎实实举办了十届,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创举,不能不说是株洲的又一个传奇。

  如今,每届的“书香株洲”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株洲闪亮的文化名片、影响深远的品牌文化活动和辐射力极强的“文化软件”。“书香株洲”活动从诞生起,以“推动全民阅读、建立书香社会”为己任,经过十届的苦心经营和执着坚守,今天终于可以响亮地喊出“城市推崇阅读、阅读改变城市”。

  正如株洲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杨小幼所说:“全民阅读,让崇尚知识成为一种潮流,让开卷有益成为一种时尚,让‘高贵的低头’现象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十届“书香株洲”,既提高了城市的影响力与文化品位,拓展了一座城市的心胸与气质,也给城市发展战略、文化研究及创意城市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新鲜话题和思考空间。“书香株洲”系列活动不仅有创举,也有回忆,我们一起回顾阅读的力量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温暖、变化与思考,重温一座城市的阅读史和精神编年史。

  【名家讲座】

  株洲人乐于向名家求知请教,曾邀请余秋雨来株

  2016年4月23日,“书香株洲”·第九届全民阅读活动在株洲市政府礼堂正式启动,组委会特别邀请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作首场讲座。作为近年来株洲讲座类活动中请来最有分量的学者,余秋雨的讲座轰动全城。

  “信息爆炸的今天,读书依然是件好事,只要多读书、读好书,中国文脉复兴此期可待。”讲座结束之际,余秋雨曾寄语道。他的讲座彻底点燃了株洲人民的阅读热情。株洲市图书馆,余秋雨作品位居借阅榜首,新华书店图书销量较2015同期提升16%。

  株洲人好读书。据全省最新公布数据,在全省14个地州市中,株洲阅读指数已三年蝉联第二。2015年的数字阅读指数,更是位居全省第一。

  株洲人爱听讲座,乐于向名家求知请教,倾力打造了一批品牌活动。国学大讲坛、神农大讲坛、少年大讲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大讲坛等近10个公益讲坛,如雨后春笋,在“书香株洲”的吹拂下萌芽成长。

  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读书论坛,在阐述“阅读改变人生”道理的同时,也为市民传播阅读新理念。

  4月12日,第十届“书香株洲”全民阅读活动启动,组委会邀请了著名少儿作家梅子涵、央视“汉字听写大会”和“成语大会”总冠军彭敏作讲座,两人将再次点燃全市市民阅读的热情。

  【书香“七进”】

  让每一个群体的阅读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为了让每一个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都能得到关注与满足,2017年,株洲市继续开展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的“七进”活动。

  株洲市妇联依托农家书屋平台,开展“稻花香”读书会系列活动,倡导经典诵读,推进书香进家庭;株洲市教育局举办名家进校园、青年教师大讲坛、良师益友读书分享会等系列活动;株洲市总工会开通职工电子书屋,建立30万册数字图书、2000种畅销期刊的数字资源,为全市职工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渠道;株洲市民政局通过社区图书室、党员活动室、文化体育活动室等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每年为10个社区提供5000册图书,引导居民多读书、读好书;株洲市农委开展送图书进“农家”、科技下乡等活动;株洲市直机关工委举办诗歌诵读比赛,推进诗词、诗歌进机关;株洲军分区组织“读红色经典、访红色足迹、续红色血脉、做‘四有’新人”活动,推动书香进军营。

  【数字阅读】

  互联网+阅读,让读书跃上市民的指尖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普及,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获取信息成了人们新的阅读习惯。在“互联网+”的大势之下,数字阅读,成了株洲全民阅读的另一大亮点。

  在株洲,“e线送书”“首届超微视频大赛”等活动均以网站、微博、微信等线上平台为主要载体,充分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营造读书氛围。市图书馆建立微信公众号,发展用户达2.5万余人。2016年共推送微信1016条,并完成了2016年数字资源联合建设项目申请、报备、招投标工作,株洲市图书馆现拥有数字资源15TB,数据库30个左右。

  据统计,株洲市图书馆读者资源使用量在市级公共图书馆名列第一,全年点击量达210万余次。

  【创新服务体系】

  组建市图书馆联盟,实现全市图书资源共享

  在全民阅读时代,阅读不再是单一的面孔,而是展示出更大、更多样的格局。

  2016年6月29日,在株洲市文体广新局的指导之下,株洲市图书馆联盟正式组建成立。联盟由株洲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县市区图书馆、机关企事业图书馆、民营图书馆等各类型共35家图书馆组成。这是株洲市首次实现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至此,株洲已初步形成了‘总馆+分馆+24小时智能书屋+民间书屋全市通借通还的服务体系’,同时,采取购买服务和扶持的形式,对单体书店和品牌阅读组织进行扶持。”株洲市文体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到2016年底,株洲拥有市级图书馆及分馆20个、县级图书馆5个、智能书屋12个、农家书屋1561家,构建了“大阅读”格局,逐步实现“市区有书城、县城有书店、乡镇有网点、农村有书屋”的目标,满足了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

  【城乡接力】

  把全民阅读的触角延伸向广袤田野

  2017年“书香株洲”全民阅读活动中,各县市区更是“自选动作”多多,主题阅读活动层出不穷,不仅有品牌项目,例如攸县开展的图书漂流、你读书我买单活动;也有新颖的读书时尚活动,例如芦淞区的“悦时光”读书会、4:30悦时光等图书活动,让书香飘进芦淞区每一个村庄和社区,掀起了一阵阵读书热潮。

  从指尖到传统,阅读正在回归墨香与案头,把全民阅读的触角延伸向广袤田野。

  据统计,自2007年启动试点以来,株洲市采取国家、省财政投资,市、县(区)补充等办法建设农家书屋。截至目前,株洲有1561家农家书屋,均配备图书1600多册、报刊15种、音像制品百余套,书籍和音像制品的内容多涉及家禽养殖、农作物种植、生活百科、法律常识等。

  “如今村民跟时代,钢笔本子随身带;不打麻将不摸牌,有空就到书屋来;读书看报取真经,富了口袋富脑袋。”这段顺口溜,成了株洲新农村风貌的写照。

  【民间读书运动】

  民间读书运动的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

  在株洲,有这样一群热爱读书的书友,他们是致力为城市传扬书香的点点星火。

  童心、潇童夫妇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株洲市儒学会成立了“国学大讲坛”,夫妻俩共同努力,举办了超过700期的公益讲座。他们点亮了株洲民间读书运动的星星之火,让株洲市民开始爱上讲座,目前株洲民间公益讲座超过10个。

  2011年,几位书友定时定期到湘江边摆书摊,每人带上60到100本书互通有无,这样交流心得的“小聚会”,已成为如今全民阅读活动“必备节目”。湘江边的旧书摊也成为株洲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也让株洲民间读书运动开始渐渐兴起。

  2015年1月,株洲醴陵市五彩书吧对外开放,这是株洲第一家公益性质的书屋。书吧完全由志愿者管理,市民在此可免费看书。虽然株洲传统书店举步维艰,公益书屋却悄然接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城区这类公益书屋就超过10家。

  在株洲,读书、购书,成为一城习性;书屋、讲堂,化为一城芳香,香溢墙内外。书香已经融入了株洲人的血液,民间读书运动的星星之火,在“书香株洲”的推波助澜下,已呈燎原之势。

  【什么是“书香株洲”】

  “书香株洲”的前身是“株洲读书月”。为进一步深化“文化提升”战略,株洲市委、市政府决定,自2007年起,在全市开展“株洲读书月”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以“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改变人生”为主题,提倡阅读,崇尚思考。2016年,“株洲读书月”更名为“书香株洲”,时间改为每年4月启动。

  2007年以来,每年的全民阅读活动均有百余项公益阅读活动在全市各县区、社会各层面开展。大师论坛、市民讲坛,买新书、换旧书,各类读书会、朗诵会,各种评比、征文,各项展览、演出,热点不断,亮点频出。十年来,活动实现了从数万人到数十万人参与的跨越,有效地促进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得到国家、省市及社会各界的肯定。

 【光荣榜】

  2009年,“株洲读书月”受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嘉奖,荣获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殊荣,经验在全省推广;

  2010年,湖南第二届“三湘读书月”启动式在株洲举办;

  2015年,株洲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获评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三湘读书月”组织奖;

  2014年-2015年,株洲阅读指数连续三年在全省14个地州市中排名第二,2015年数字阅读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2013年-2015年, 7个家庭先后获评全国“书香之家”称号,24个家庭获评湖南省“书香之家”称号;

  2016年,“湘江边的旧书摊”获评“书香湖南”全民阅读品牌创建活动项目。

  2017年,2人获评湘鄂赣三省 “最美读书人”称号。

  【“书香株洲” 十年回顾】

  一座城市全民阅读的历史变迁

  【第一届】

  时间:2007年9月4日

  成立首届“株洲读书月”组委会,每年9月被确定为读书月。以“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改变人生”为读书月永恒主题。首届株洲读书月推出“好书推荐”“倾听株洲”“才艺展示”“知识关爱行动”“走进书香家庭”五大板块活动,在全市正式启动全民阅读活动。

  【第二届】

  时间:2008年9月

  公布“株洲读书月”徽标,整合机关、社会力量,开展书香企业评选,历时3个月,丰富了株洲作为工业城市的文化内涵。开展了国学精华进万家、礼仪知识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扩读书月影响力。

  【第三届】

  时间:2009年9月3日

  设有“启动式”“我的节日我做主”“诗书才艺秀出来”等7大版块22项活动。注重扩大参与范围,将株洲新闻网、株洲在线等本地知名网站吸收进组委会,搭建了读书月的网络平台。在活动设计时采用论坛讨论、征集活动等互动形式,深化了市民的参与程度,活动的对象不局限于株洲,直接面对全国的读书人。

  【第四届】

  时间:2010年11月1日

  全市开展了50项全民阅读活动。第二届“三湘读书月”活动启动式、湖南省少年儿童文明礼仪展播等“三湘读书月”有关活动放在株洲市举办,邀请了唐浩明、王跃文在内众多名家来株讲学、签售。首次将覆盖范围扩展到各县市,城镇居民、农民都成为参与读书活动的重要群体。公益模式的读书活动较往届增加了不少,特别是家庭教育大讲坛、株洲国学大讲坛等文化论坛,不向公众收取任何费用,坚持走公益活动之路。

  【第五届】

  时间:2011年11月3日

  全市举办读书活动达到百余项,其中重点主题活动30项,活动广泛分布在全市(含县市区)各机关、军营、企业、社区、学校、村组、家庭等单位和组织。策划了诸如“全国连环画交流会”等众多吸引市民眼球的新颖活动。株洲民间读书活动数量的不断加大,已成为读书月活动的重要支撑,市图书馆河西分馆在市规划展览馆城市书吧对外开放,在省内率先实现与市馆的通借通还。为挖掘、整理、推介株洲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组委会组织专家学者编辑出版了《我们株洲》大型丛书。

  【第六届】

  时间:2012年11月2日

  首次向社会发布“株洲读书月”官方微博,利用新媒体向公众发布阅读活动。同时,发布第六届株洲读书月推荐书目,进一步扩大“株洲读书月”活动影响力。

  【第七届】

  时间:2013年11月3日

  全市全年开展各类读书活动250余场次,广泛渗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农村、军营及各县市区。将本土作家及其作品放在突出位置,举办“株洲作家/书友作品展”向社会公开征集株洲作家和书友的作品集。“神农大讲坛”“爱·家大讲坛”等众多公益讲座,一如既往地坚持走公益活动之路。株洲市图书馆“自助式图书屋”创新图书借阅模式,采取自选、自借、自还、自捐的服务形式运行,让市民参与自助书屋的建设和管理。

  【第八届】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全市举办90项读书活动,开辟了数字阅读和新媒体阅读板块,推广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为进一步促进株洲民间阅读的交流与发展,举办了第12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本届读书月将青少年阅读在突出位置,活动实现了从幼儿到中小学生的全面覆盖,更加注重课外阅读和实践,同时着力提升阅读环境,开放了城区3处24小时自助书屋和全省首家工地书屋,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第九届】

  时间:2016年4月23日

  “株洲读书月”更名为“书香株洲”,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全年开展115项活动,活动实现了从数万人到数十万人参与的跨越。株洲市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以及五县市区图书馆等35家图书馆构成图书馆联盟,实现全市图书馆资源借阅“身份证通”的服务体系。同时,组委会还特别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作讲座,点燃了株洲人民的阅读热情。

  【第十届】

  时间:2017年4月12日

  “2017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启动式落户株洲,与第十届“书香株洲”全民阅读活动共同启动。今年全市将举办读书活动162项,其中,主要活动49项、七进单位活动28项、县市区活动66项,其他成员单位活动19项。(株洲日报策划:邓金星 采写:温琳 谢昱婷)

作者: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