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引导孩子们养成健康的兴趣爱好,9年前,第一家“春蕾”爱心屋正式挂牌成立。为孩子们提供免费阅读、艺术课程、活动娱乐、暑期体验营等项目。
多年来,“春蕾”在株洲市已经遍地开花,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株洲市妇联介绍,目前,“春蕾”在芦淞区南苑社区、七斗冲社区、荷塘区石子头社区、野鸭冲社区、赵家冲社区、石峰区井磡社区等地创立了多个分部。除了开办暑期体验营,每个分部坚持在双休日免费进行艺术特长培训。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春蕾”特别关注贫困家庭、低收入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质社会公共服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互助平台,给予孩子们实实在在的陪伴与帮助。
暑假期间,株洲市妇联的另一品牌活动“稻花香”读书会也通过暑期体验营的方式与“春蕾”有机结合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这个暑假,分布在各个县市区的23个读书点均开展了集中读书活动,从中车株机读书点走出来的小波老师,别看才12岁,已经能面对台下几十位学生与家长,自信从容开坛授课;醴陵的志愿者张玲英老师,无论是孕期还是哺乳期,一直坚持授课,如今,她的二胎宝宝才1岁多,晚上她就将孩子带到课堂上,成为最小的听众……
夏天,“春蕾” 暑假体验营如约而至,7-12岁的孩子均可免费报名参加。课程包括手工制作、经典诵读、乒乓球、国医启蒙、小小讲解员,是不是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有意思?
“小小讲解员”课程让孩子们了解株洲工业文化 图片来源:株洲晚报
近段时间,记者来到“春蕾”的各个营地,体会孩子们的暑假乐趣。
七彩夏日 励志成长
地点:芦淞区白关书画院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8月2日上午,白关书画院内,传出朗朗读书声。
这是妇联发起的“云山村春蕾爱心屋”活动的一幕,活动依托公益画家罗立新举办的“七彩夏日·励志成长”公益夏令营,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精神食粮、更丰富的暑假生活。
乡村孩子暑假无处可去,他举办公益夏令营
“尽自己一份力,让更多孩子过一个有趣的暑假。”这是罗立新坚持做公益的初衷。
35岁的罗立新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公益人,12年来,他每周六都会去白关书画院,给附近乡村的孩子们免费上课,告诉他们用画笔感受、描摹这个世界的美丽。
2014年,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罗立新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乡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暑假无处可去,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视。
不如试着办一期暑假夏令营?罗立新当即发布了消息,很快,40多个孩子报名参加。这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至于经费,都是罗立新的卖画所得。没有志愿者,活动安排、课程设计、生活起居,都是罗立新与妻子两人一手包办。最忙的时候,罗立新连续24小时没有休息,“白天上课陪孩子们玩,晚上担心他们的安全,要守着。”
如今,“七彩夏日·励志成长”公益夏令营已连续举办4届,每年两期,每期为时一周,集中在7月和8月。与第一期的“单枪匹马”相比,罗立新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2018年的夏令营中,加入了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工业大学18名志愿者,“云山村春蕾爱心屋”也参与其中,带着孩子们诵读《爱莲说》等经典美文。
13岁女孩感言“不再恨妈妈”
除了免费给孩子们上课、举办公益夏令营,罗立新也特别注重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2018年母亲节,罗立新专门策划了一场活动,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妈妈写封信,有个13岁的女孩不愿意写。“这个女孩的父母离异多年,父亲去深圳打工了,她就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罗立新记得,女孩还解释过自己不写信的原因,“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离婚了,我妈妈离婚后就没管我了,直到我十一岁的时候才来关心我。我恨她。”
罗立新并没有勉强女孩写信,只是让其他孩子按计划上台,与同学分享对妈妈的思念。意外的是,几个月后,罗立新发现女孩写下的一段感言,“我对你发脾气,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妈妈,您辛苦了。”
一问之下,罗立新才知道,女孩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母亲节的写信活动,却试着去接受妈妈的关心,“以前她不愿意见妈妈,现在会和妈妈打电话甚至一起逛街。我想,这就是我策划母亲节活动的最大意义吧,让孩子们感受并珍惜妈妈的爱。”
培养小小讲解员
留住老工业城市记忆
地点:石峰区井墈社区
“我们大部分的孩子跟张盛姐姐一样,父母、爷爷奶奶都是清水塘企业职工。我们从小在这里长大,大家想不想看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上班的地方,了解我们居住的小区,以前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清水塘街道井墈社区的网格员张盛今年24岁,大学学习音乐教育的她毕业之后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网格员,她自己也没想到“改了行”还可以在岗位上发挥专长,成为孩子们的小老师。
张盛给孩子们带来的课程是叫做“小小讲解员”,平时每个周五下午都会开课,清水塘学校、北星小学的孩子们都组队来参加过,暑假里,放假在家的孩子们也可以过来免费上课。
石峰区清水塘街道井墈社区,依托株洲化工厂而生,是典型的厂居型社区,也是全市人口最多的社区之一。该社区部分建筑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自2017年提质改造工程启动以来,小区不但实现了“路平、街净、景美、安全、有序、人和”的整治目标,而且建起了社区博物馆、主干道两侧的墙体也喷绘了3D彩绘。
“随着清水塘企业关停搬迁,很多以前熟悉的场景将不复存在,但产业工人在这里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的经历,这些企业为株洲发展做过的贡献,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张盛告诉记者,为了留住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记忆,市区两级都做了很多努力,已经开展了多次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立法调研。开设小小讲解员课程,锻炼孩子们胆量、表达能力、讲解技巧的同时,也是让孩子们熟悉这段工业发展历史。
小刘同学今年10岁,暑假期间跟着张盛姐姐上了几次“小小讲解员”课程,兴趣浓厚。“除了上课,他们还自己组织练习呢。几个同学约在一起,在社区里对着3D彩绘墙自己练起来了。”小刘的父母都是株化子弟,后来也成了株化的职工,随着企业关停,他们通过参加技术培训也找到了新工作。
清水塘、株化,在小刘父母记忆里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们也希望这种体验能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些记忆。
南苑地区的书法课程很受孩子们欢迎 图片来源:株洲晚报
红歌嘹亮、书法墨香
体验营让孩子们开心、家长放心
地点:芦淞区南苑社区
“祖国祖国,多美丽,党的阳光照大地……”随着一阵阵优美嘹亮的歌声在南苑社区“春蕾”爱心屋响起,7月3日,“童声嘹亮”红歌体验营在春蕾爱心屋开营啦。红歌体验营特邀了株洲金鹰艺术团的罗慧老师前来教唱红歌,引导孩子们欣赏红歌的同时,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咪……吗……”孩子们跟着罗老师练声,练气息,学习用腹腔共鸣发声,让声音变得圆润、响亮。9岁的小静家住南苑社区,平时就经常去“春蕾”爱心屋参加艺术培训,她告诉记者,暑假之前,“春蕾”老师就告诉大家暑期会有体验营活动,精选了平时大家最喜欢的唱歌、书法课程。在3天的课程中,她学会了气息训练的方式、更加熟练掌握了简谱,还学习了《我向党来唱支歌》和《祖国祖国多美丽》两首红歌。
7月10-13日,南苑社区春蕾爱心屋体验营开设的课程是“书法墨香”。志愿者老师文光南来自南方三小。课上,文老师带着孩子们学习并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学习中,文老师讲解了毛笔书法的历史与传承、练习书法的好处,随后,他亲自为大家示范并手把手地教导大家书写、练习。
“每个暑假,我们都会开设体验营,免费给孩子们上课。”南苑社区“春蕾”爱心屋的谢陵老师介绍,平时周一到周五,下午4点半开放爱心屋阅览室,孩子们放学后可以过来看书、写作业。周六周日上午有艺术培训课程,美术、书法、剪纸等,这些年来,以南方中学李老师为代表的多位老师成为了志愿者,常常过来爱心义教。在市妇联的帮助下,一些志愿者团队也与爱心屋建立了长期联系,孩子们获得的免费培训质量越来越高、授课也越来越系统化。
社区游师傅的儿子今年10岁,马上就要读小学5年级了,小游可是“春蕾”爱心屋的忠实粉丝,平时经常过来参与活动,今年暑假也参加了书法体验营。
“我和他妈妈都是下岗职工,平时要出去做事,6点下班,但是孩子4点半、5点来钟就放学了。”游师傅介绍,在无人看管的这段空档时间,孩子的安全问题让他们很忧心,同时也担心孩子流连网吧等场所学坏。
为此,游师傅想过很多办法,比如寻找课后托管班、请保姆、拜托周边的邻居暂时看管,但都不是长久之计,后来把孩子送到春蕾爱心屋,放学后可以看书、写作业,周末也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学点东西,真是放心多了。
春蕾爱心屋暑假活动 图片来源:株洲晚报
亲子经典诵读
学员们都入了迷、上了心
地点:声色艺术工厂
7月11-15日,王艳老师的国学念诵体验课程在声色艺术工厂开课。24个家庭参与了这次活动,有妈妈带着大宝小宝一起参加的,也有对传统经典兴趣浓厚的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前来听课的。尽管天气炎热,但是大家学习的脚步却丝毫没有被阻挡。
每一天的课程都是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从闭目静心开始。每一天,大家一起诵读唐诗宋词、《古文观止》节选、现代文《让世界因我而美丽》等。清晰从容的讲解、抑扬顿挫的带读,王老师用她特有的方式将古文、诗词、现代文,娓娓道来,让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听得入了迷、学得上了心,整个活动,家长们同孩子们一起参与,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加深了亲子关系。
“当我们大声朗读《古文观止》和五言古诗时,会折服于古人文笔之美:《陋室铭》淡泊名利,犹如一股清流;《三峡》壮阔秀美、气势恢宏,也夹杂着很多三峡移民离乡背井的乡愁;《与朱元思书》勃勃生机引起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一位学员在学习笔记中写道。
其实王艳老师并非今年暑假才开始授课,她的“稻花香”读书会科艺花园读书点在2015年就已经率先启动。杨立平和儿子游杨畅是追随她多年的粉丝。从2015年开始,每个周五晚上,他们都会跟随王艳老师诵读经典。
杨立平说,经典诵读课主要是诵读适合儿童的古文,开始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然后是分组读,最后就是上台表演背诵。“诵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朗读、朗诵,而是一种欢快轻松的节奏,有点像游戏形式。”
采访现场,11岁的游杨畅为记者“表演”了一段古文背诵,他不仅流利地背诵完整段内容,节奏也颇为“轻快跳跃”,非常新颖。游杨畅告诉记者,王老师的声音很甜美,课堂气氛活跃,以鼓励为主,大家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他很喜欢上这堂课。
通过几年的经典诵读课学习,游杨畅的语文成绩提高明显。“成语和古文的运用让孩子的作文增彩不少,背诵能力和记忆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他的语文成绩基本都排在全班前三。”杨立平说,通过该课程,儿子也吸收了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
“一年前,我把经典诵读课程推荐给同事,同事参与之后,评价也很高的。”杨立平说,暑期期间,她还带儿子参加了株洲市妇联组织的图书义卖,筹得的爱心款将全部捐给贫困家庭儿童,儿子也在这项活动中学到了助人为乐等很多有意义的东西。(株洲晚报)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 亲子诵读/励志成长 株洲“春蕾”让孩子们体验别样暑假
- 职业不同却都挺身而出 看危险时刻献身手的“荷塘好人”
- 助力公益服务 株洲天元区6个社区成立“爱心银行”
- 创新和普及并重 株洲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体系”
- 株洲市文化惠民好戏连台 “精神粮仓”日渐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