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节,本应人月两团圆,可在陈晓红家里,一张椅子却永远空了,桌上的那副碗筷不会有人再拿起。18年前,她的父亲陈正明与歹徒搏斗,从18米高的陡坡滚下,壮烈牺牲。
做上一道父亲最爱吃的水煮鳝鱼,去父亲的坟前看一看,每年的中秋节,陈晓红一家用这种方式“团圆”。
“这是爸爸走后的第18个中秋节”
9月27日早上7点不到,陈晓红和母亲向桂云就为中午这顿“团圆饭”忙碌着。
“这是爸爸走后的第18个中秋节,爸爸,节日快乐,我们想你……”当天,陈晓红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段话。
陈正明是一名警察,在1997年与歹徒搏斗时,滚下18米高的陡坡,壮烈牺牲。和他经历类似,截至目前,我市因公牺牲的民警已有29人,2人被公安部、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陈正明就是其中之一。
“父亲去世那年我才18岁,还是警校的学生,正在醴陵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实习。那天早上,我还和父亲一块出门上班,没想到了竟成了永别。”回忆此事,陈晓红的眼眶红了。
伴着浓浓的思念,“一家人团圆了”
“他在世时,只要有时间,就会赶回家给我们做上一顿好吃的。”向桂云边在厨房忙活,边感叹道。
当天,按照醴陵的习俗,向桂云准备了新鲜的花生、月饼、清蒸螃蟹,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水煮鳝鱼。“这是他生前最爱吃的。”在烧制这道菜时,她格外认真。
而在陈晓红的记忆里,中秋节总让人特别期待,因为在这一天,她不仅能吃上“大餐”,还能见到忙碌的父亲。“爸爸做的菜辣味十足,可诱人呢。”
临近中午12点,一顿丰富的午餐出炉。
“爸爸,今天过节,我们一家人也‘团圆’了。”开餐时,陈晓红特意为父亲准备了一副碗筷,斟上了一杯白酒。“住在天上的爷爷,您多吃点……”一旁,陈晓红的女儿天天不断地往碗里夹菜。
伴着一种浓浓的思念,一家人的“团圆饭”开始了。
“父亲是我一生的骄傲”
“父亲是我一生的骄傲,他用牺牲换取了更多家庭的团圆。”陈晓红说。
18年过去,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陈晓红也成了株洲芦淞公安分局建设路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而她也像父亲一样始终忙碌着。
几年前的一天,陈晓红下班回家,走到建设路与体育路交会处时,看到一个男子正在偷手机,她想都没想就冲了上去。
吃过午餐后,陈晓红便马不停蹄地赶往醴陵烈士陵园,去看望葬在那里的父亲。“我要向爸爸汇报现在的工作情况呢。”她说。 (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实习生 孔蒙蒙 通讯员 娄娉)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 株洲湘银社区开展“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
- 株洲石峰区清水塘社区中秋节前慰问困难群众
- 株洲社区中秋晚会好嗨 慰问道德模范和志愿者
- 千里共婵娟 在外打拼的株洲人中秋寄语
- 株洲:团圆日“他用牺牲换取了更多家庭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