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手绘的1952年的《株洲古镇街市图》谭思佳/摄
结谷门、堤升街、解放东街、解放西街……这些留存在无数株洲人记忆中的老地方,在85岁的老人刘斌的画笔下重现。沙土路、青石板、白墙青瓦等,如今难以见到的古景也跃然纸上。刘斌凭着记忆,将1952年的老株洲绘于纸上。10月25日,记者在刘斌家见到了这幅老地图。
记录历史,八旬老人手绘老株洲
85岁的刘斌原籍江苏镇江。1952年,他从部队转业到株洲,分配在株洲铁路派出所工作。因为工作需要,每天要在铁路和街道上巡逻,株洲的一花一木都印在刘斌的记忆里。1992年,他从株洲车辆厂离休。
离休后,刘斌在老年大学学了绘画,并担任了厂里关心下一代协会的辅导员。寒暑假的时候,他经常给孩子们讲述株洲的历史。
孩子们不知道株洲以前的样子,他就用粉笔在黑板上描绘出半个世纪前他记忆中的株洲。但是黑板上所能展示的有限,刘斌便萌发出用更加形象的图画绘出老株洲面貌的想法。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刘斌终于提起画笔。历时5个月,他绘出了一幅长140厘米、宽70厘米的作品,颇有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味道。
刘斌介绍,1952年以前,株洲只是湘潭县辖的一个镇,当年7月才升为县级市。因此,他将这幅图命名为《株洲古镇街市图》。在这幅画上,株洲当年的茅屋街、堤升街、结谷门、栗树街、建宁街、解放东街、解放西街历历在目。当年的老字号洞庭春饭馆、王跛子小吃店、和平剧院、多福客栈等,也在刘斌的笔下重现。
刘斌还特意告诉记者,当年的株洲火车站有两个,一个叫湘赣线火车站,一个叫粤汉线火车站,分别在铁路两边。两个火车站分别售卖东西和南北向的车票。
寻志愿者,一同重绘老株洲
刘斌说,自己的这幅手绘地图只是一个草稿,还要做很多修改。“漏画了资福寺、鲁班殿、市政府筹备处和同庆圆茶楼,本来想再画一幅的时候加上去,但是年纪大了,画画没以前方便,就一直没有画。”
因为年龄和记忆的关系,可能有不少地方与历史原貌不吻合。刘斌希望熟悉情况的“老株洲”能够给他提供更多更详细准确的资料,他更希望有爱好绘画的志愿者能协助他重绘老株洲,给后代留下一幅半个多世纪前的株洲图景。
“城市面貌发展变化得太快,不想让记忆在我们这里断层。”老人很感慨地说。(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