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谭亦瑾(醴陵市)
株洲文明网 2018-05-22 17:19:00

  谭亦瑾,今年十二岁,读小学六年级,是一个热爱学习、乐于助人、阳光活泼的农村女孩。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妈妈、哥哥,一共五口人。她9岁时,爸爸因为肝癌去世了,她成了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看着别的同学都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她真的好羡慕。

  她虽然年龄小,但她一点也不娇气。每天放学后,首先总是早早地做完作业,然后就帮奶奶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去菜园帮奶奶采摘蔬菜,给鸡喂食,晚饭后还要洗碗整理厨房,扫地、晾衣服等等,大人都说她是个懂事的乖孩子。看着爷爷每天天不亮就到河里去打鱼,看着奶奶每天天不亮就到镇上去赶集卖鱼,看着妈妈每天六点钟就去服装厂做工,她想,爷爷奶奶还有妈妈每天都从早到晚地干活,他们都太辛苦了,太累了,她帮忙干些家务活,他们就能多休息一会儿了。虽然她每天做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事,但她每天都默默地坚持着,日复一日,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三年,从来没有抱怨过。

  从小到大,她最喜欢和爷爷在一起。不是因为爷爷什么都对她百依百顺,事事宠溺她,而是因为爷爷经常给她讲一些名人的故事,讲一些做人的道理,她的人格、品行各方面都受到了教育。虽然她不太明白,但她懂得了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懂得了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爷爷对她说过:人的一生,可以没什么大成就,但你一定要做对得起你良心的事。常常帮助别人,当某天你遇上麻烦时,别人也一定会来帮助你的。从那一刻起,她便牢牢记住了这个做人的大道理——乐于助人,做个善良的人。

  每次走进校园,看到地上的果皮纸屑,她总是会下意识地弯腰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每当看到墙角的扫把东倒西歪地躺在地上,她也会轻轻走过去,把它们扶起来;每当老师倡导为灾区儿童、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她一定会悄悄地从她的存钱罐中倒出她珍藏已久的零花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每当她看到低年级的小朋友吃力的抬着饭菜从食堂回到教室,她也一定会走上前去接过他们手中的饭菜帮他送到教室。她深知这些小小的举动称不上什么,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但她又深知这一丁点的劳动,一丁点的爱心也一定能帮助到别人。如果身边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点滴的爱将会是汇成爱的海洋,温暖每一个人。这样的世界将会是多么的美好,人们的生活将会是多么的幸福。大家在阳光灿烂、鲜花遍野的“仙境”里学习,那将是多么的享受。

  记得刚上五年级时,班来了位新同学,叫文雅婷。因为她刚来,和同学还不熟悉,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也不和大家玩。谭亦瑾看到她好像不快乐的样子,就主动去和她交朋友,叫她一起玩。要上厕所了,陪着她上厕所;要喝水了,陪着她打水喝;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她也耐心地告诉她,毫不觉得麻烦。她想她应该要帮助这位同学。虽然这小小的举动,只是帮别人一个小忙,虽然她帮的忙一点也不伟大,一点也不值得被人敬佩,但,作为一个少先队员,有颗善良的乐于助人的心就是好的。

  班上有个男同学,不喜欢学习,成绩一点也不好。有天早读课读英语,他突然问起这个单词怎么读,这个句子怎么读。谭亦瑾还奇怪,他竟问起英语单词怎么读。看到他想学习,一副认真的样子,谭亦瑾只好放下书本,去帮助这位同学。一遍一遍地读给他听,可是他总是记不住,她只好又耐心地读给他听,虽然一个早上她都只教了他,但她并没有生气,因为同学之间本来就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后来,经过她每天的努力,这位同学的英语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这些帮助非常渺小,却足以证明我们小学生就已经在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中国就会有新希望。

  她是班干部、少先队员、值日生,她是中国少年!她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对班级有责任感,愿意为同学服务。老师不在时她会管好同学们和班上的纪律,让同学们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老师交给她的任务,她一定会努力完成。她姑姑是共产党员,在村委会上班,她经常去村委会看一些关于为人民服务的书,提高服务意识。她想和姑姑一样,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

  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不管过得怎么样,人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它。生命给了我们欢乐,同时又带来痛苦,生命给了我们惊喜,同时又给我们考验。生命是多姿多彩的,它有着酸甜苦辣咸,也有着喜怒悲哀乐,更有着自强自立的信念。她热爱生命,更热爱身处逆境中却依然乐观的人们。虽然她没了爸爸,但她并没有消沉过,她依然努力地学习着,乐观地生活着。她想以优异的成绩安慰妈妈,她想实现自己的梦想: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大家幸福,让世界充满欢声笑语,充满爱。

作者: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