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踏青赏花 “醉”了美景却不该“伤”了文明
株洲文明网 2017-04-14 09:22:00

  4月12日以来,太阳公公再次露出笑脸。不负好春光,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踏青赏花,市区各大公园、绿地客流量骤增几倍。

  赏花的、拍照的、打球的、放风筝、玩沙子的,熙熙攘攘,十分热闹。游客的欢声笑语中,一些不文明现象也在上演:有的草坪明明树着“请勿践踏”的指示牌,上面却是人满为患;有的游客直接攀上树枝或折下花朵拍照,美其名曰留下“春天的纪念”;有的将摩托车驶入步行游道,只为抄近道少走两步路;直饮水本是用来喝的,却被用来洗手洗脚……

  这既不是近两天,也不是2017年才有的现象。每到春暖花开之时,“野蛮”游园现象就有所抬头,几乎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有些市民实在看不下去了,希望借助媒体呼吁,踏青赏花好心情,“醉”了美景却不该“伤”了文明。

  芦苇幼苗被肆意采摘,盛开樱花惨遭“毒手”

  进入3月,市区各大公园、绿地“受伤”新闻不时见诸报端。

  最触目惊心的,莫过于天元区的湘江风光带河西段成了采摘野菜的重灾区。此处的芦苇、芦竹、南荻等植物幼苗,被一些市民当成野生芦笋组团采摘,甚至有人带着编织袋结伙而至,一下就摘了10多公斤。

  湘江风光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心痛地说,芦苇等植物成长周期在3个月以上,一旦破坏只能来年重新种植,河滩春夏绿意盎然、秋冬芦花飞扬的景致可能会“缩水”。到了4月,石峰区的石峰公园盛开的樱花也惨遭“毒手”。樱花园扩建期间,上百亩地面播种了很多草籽,并覆盖绿色土工布加以保护。 然而,爬树、折花、伤枝等不文明行为依然如故,有的游客还在树下土工布上席地而坐或肆意践踏,给石峰公园的提质改造“添堵”。

  被媒体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各大公园、绿地的“受伤”到底有多重,管理人员与游玩市民当然心中有数。

  传统手段不管用,疏堵结合出新招

  “办法想了不少,成效不明显。” 面对众多游客的不满与指责,各大公园、绿地管理方也是有苦难言。

  设置文明提示牌,播放游园公约,完善公共设施,提高巡查频率,扩大志愿劝导队伍,管理方对“野蛮”游园现象痛心疾首,采取的各类措施却在人流高峰中却是车水杯薪。尽管大部分人表现很好,但游客的整体素质却被一小撮不守规矩的人拉低了。

  传统手段不管用,管理方纷纷另辟蹊径。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神农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都对眼皮底下的那片草坪特别上心,以防个别汽车、摩托车驾驶员把车子开进草坪中撒欢。

  价值1000元/平方米的草皮根本经不起车轮的连番摧残,几下子就被搞没了。为了教育此类“任性”驾驶员,该公司开出独家药方——让其客串义务“管理员”抓下一个开车破坏草地者,没抓到之前不许离开。

  “堵是堵不住的,只能引导。”针对往年郁金香基地被人践踏严重现象,今年湘

  江风光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专门在花丛中开辟几条小路,方便市民在花中取景拍照。如此一来,观看郁金香的游客多了,受损现象却是微乎其微。芦苇等幼苗被当成野菜采摘现象发生后,该公司一方面加大巡查力度,另一方面借助媒体宣传引导,有效地控制了受损程度。

  全开放式绿地管理难度大,半开放式公园也不是那么好管。这不,荷塘区的流芳公园越变越美,却有好事者趁人不备,臂挂树枝搞起锻炼。公园管理处顺势而为,挤出资金购置了13件全新健身器材,准备安装在园内方便游客。

   创新工作方法,让文明成为最美风景

  “株洲是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很高的。”在株洲市委党校教育长黄夏先教授看来,整治“野蛮”游园现象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能靠公园、绿地管理方的单打独斗,也不是一个办法就可以奏效的。

  他说,在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公共环境方面就涉及到有无损害绿地与花草行为。若不想让公园和绿地受伤,首先要做好教育、引导文章。要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教育,不断强化市民的文明意识,让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强化管理很有必要。”黄夏先认为,既要抓好文明劝导,也要借助地方立法等手段,强化处罚力度,让不文明行为得到应有的处罚,让文明成为最美风景。此外,要注意平衡保护绿地和文明游园之间的关系,创新一些工作方法。比如说,湘江风光带河西段计划设计一个滑草场所,此举既能保护好现有草地,也让孩子们开心,可谓双赢。(株洲日报)

作者:沈全华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