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老兵游克源战斗中曾与黄继光并肩 默默耕耘山野61年
株洲文明网 2018-06-22 09:22:00

  “歌唱吧,亲爱的同志们!我们为胜利歌唱!我们为志愿军歌唱!英雄们战胜了凶暴的敌人,英雄们打开了和平的大门……”株洲炎陵县垄溪乡坂溪村,86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游克源庄严而深情地歌唱,将人们的思绪带回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66年前,游克源与黄继光在上甘岭并肩作战,把青春和热血洒在朝鲜战场。退伍后返乡,他与大山为伴,在山野默默耕耘了61年。这位“最可爱的人”身上,保留着老兵的原味。

  亲眼目睹黄继光英勇牺牲

  “老英雄,身体还好吧,最近看了抗战电视剧吗?”日前,垄溪乡党委书记徐永前带着大家拎着米、油等物资,又一次来到游克源家中看望。

  身材瘦小的游克源,衣着朴素,背有点佝偻,脸上布满岁月的沧桑,看上去有点木讷。只要提到战争、黄继光,他那干涸的眼睛便充满了活力,记忆仍是那样清晰。

  1951年6月,游克源所在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抗美援朝前线。当时,他是副班长,而班长就是后来成为特级战斗英雄的黄继光。

  “黄继光原来是营部的通讯员,主动申请调到我们班,到了战斗的最前线。他个子小,脸胖乎乎,人很聪明,唱歌跳舞样样搞得。”这是黄继光留给游克源的最初印象。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部队要在黎明前夺取597.9高地,但是敌人暗堡里暗藏着一个火力点,压得部队抬不起头来。黄继光主动请缨,参加三人爆破组,游克源作为机枪手在后面掩护。战友们牺牲了一个,又倒下一个,爆破任务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身上。

  “天也亮了,时间快到了,黄继光就直接站起来了,从地堡的上面倒下去,用胸口向火力点扑下去,封住了火力点,胸部被打烂了。”多少年过后,黄继光牺牲的场景,在游克源的梦中不断重现。在这次战斗中,全连只剩下一二十人,黄继光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全军。游克源背部脊椎部位也被弹片击中,左脸颊被弹片打穿。

  举家搬迁支持家乡建设

  游克源的家,简朴整洁,堂屋正中张贴着毛主席画像,显示了主人内心深深的革命情结。

  不畏艰难险阻、国家利益至上、敢于牺牲奉献,抗美援朝战争锻造的战斗精神深深扎根在游克源心里,成为他一辈子坚守的人生信念。

  1954年回国后,游克源随部队到河南修建水利工程,1957年,他退伍回到老家醴陵。家里的老屋场有上好的瓷泥,为了发展醴陵陶瓷产业的需要,老家原来的房子被拆掉了。他毫无怨言,住进了政府分配的简陋房子里。

  1958年,当地兴修水库,游克源一家成为移民搬迁户。接过政府给的搬迁安置费,他二话没说,一担箩筐,一家四口,来到了炎陵县垄溪乡坂溪村。

  迁居异乡,住的是120元钱买来的三间土坯房,家里每人仅八分责任田。由于在战争中受伤,游克源难以承受繁重的农活,随着子女增多,生活越发艰难。妻子、儿女总是埋怨游克源,守着军功章,不去伸手找政府,可是游克源不为所动。

  “那么多战友们为了国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游克源教育家人说。

  养鸡、养鹅,养母猪、卖猪仔,种瓜果蔬菜,游克源拉扯起儿女们成家立业。女儿们相继出嫁,儿子们通过务工也盖起了新房,孙子们考上了大学。60年过去了,一家人的生活,在勤劳的双手上改变。

  “这么多年,他没给党委政府提什么特殊要求。”乡党委书记徐永前说。

  “父亲宁愿自己苦,也不给国家添麻烦,以前国家不富裕的时候是这样,现在依然这样。”游克源的儿子游思敏说。

  村民不知他是战斗英雄

  “他不讲,我们不知道他是黄继光的战友。”

  “老了,不像机枪手。”

  “党员会上发言积极。”

  ……

  记者在村里走访,很少有村民知道,身边的游克源还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战友。

  经历战争生死的人,最能淡看个人荣辱得失,最知道生命的可贵,和平的美好。

  虽然身为农民,身处乡间,游克源却时刻关注国家与国际大事。与乡亲们聊天,他总是对大家说,要珍惜和平,不要打仗。

  有一次,乡里学校请他作为课外辅导员,为孩子们讲述革命历史。孩子们知道他就是英雄黄继光的战友时,课堂沸腾了。“游爷爷,战场上你们吃什么?”“您和黄继光之间发生过矛盾吗?”您会不会唱《我是一个兵》?”孩子们好奇地争相提问。游克源笑着作答,并叮嘱说:“希望你们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为国家富强、世界和平做贡献。”

  战争残酷无情,远非孩子们想象的那样轻松。

  战争留给游克源一身的创伤,折磨了他一辈子。每当疼痛难忍,他就哼唱当年部队唱的战歌,仿佛这样就能减轻疼痛。

  “快乐的战士火热的心,年轻活泼有精神。援助朝鲜反侵略,日夜战斗在山林。爱祖国爱人民,我们是无敌的志愿军……”

  这歌曲,不正是这位老兵心中,那炽热的家国情怀的最好写照吗!(株洲日报)

作者:李支国 俞强年 通讯员 张和生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