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既是残疾人又是志愿者 看残疾人易海明的自我救赎
株洲文明网 2020-12-03 10:39:00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再过几天,又将迎来国际志愿者日。来自株洲市渌口区的易海明,既是一名残疾人,又是一位志愿者,按理来说“双节”来临更外喜,但他却无暇顾及自己。
  12月2日凌晨2点,易海明睡了个“早觉”,因为他筹办的一项国际残疾人日志愿服务活动总算安排到位了。
  在摔倒中与命运作斗争
  记者最初见到易海明还是在十年前的某个助残公益活动中,他个头不高,走路姿势明显与众不同。如果不是身上那身红色志愿者马甲,很多人都以为他也是参加活动的残疾人服务对象。现场,他拿着单反相机四处游走,拍下了不少精彩的画面。
  近日,记者再次见到了易海明,他的头发少了一些,裤子竟然还是当年那条。他笑着说:“没关系,能省一点算一点。”
  易海明出生于1959年,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双脚严重变形,达到二级肢残。医生认为,他或许一辈子只能在轮椅上生活。
  为了远离轮椅、拐杖,易海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一开始,他几乎是走一步摔一次,爬起来,再摔。但凭着骨子里的一股倔劲,他在上小学时能够靠着双手撑住小凳子移动。经过不断地艰苦训练,小板凳慢慢换成了拐杖。
  到了初中时,父亲有意不再允许易海明使用拐杖。易海明终于在反复摔倒、爬起的动作中,学会了用双脚站稳大地。
  带着残疾朋友一同做公益
  凭着坚韧的毅力,易海明在单位当过优秀员工,以一技之长开过摄影馆。进入不惑之年后,他开始有了更多思考。

尽管自己腿脚不便,易海明(左一)仍坚持亲力亲为做志愿服务。图片来源:株洲晚报
  易海明回忆说,那时,他看到渌口一些农村里的残疾人,因身体原因而自暴自弃,不务正业,这让他非常难过。为此,他开始尝试走近这个群体,比如邀请他们一起吃饭,了解他们的困惑。“其实,他们就是感觉自己没有存在感,不被社会认同,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易海明说,自己作为一名残疾人,更能体会到他们的感受,于是他决定带领这些人开启人生的自我救赎。
  2005年前后,易海明牵头成立株洲县(现渌口区)残疾人爱心车队,队员清一色都是肢体残疾人,统一使用残疾人专用代步车。车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敬老院和贫困家庭中慰问,让这些曾经的“刺头”学会去关心别人,同时让大家体会社会对他们的认同。
  紧接着,他们又启动了“爱心送考”活动,让农村里的孩子也享受到高考送考服务。
  残疾人帮助残疾人
  易海明说,因为自己和队员大多是残疾人,更能理解残疾人群体的不易,因此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残疾人。

尽管自己腿脚不便,易海明(右一)仍坚持亲力亲为做志愿服务。图片来源:株洲晚报
  每逢助残日和传统节日,易海明都亲自为残疾人筹备一些节日物资,并利用自己的特长,上门为残疾人做按摩,还免费为血透病人提供车辆接送服务。不仅如此,易海明还经常把自己的名片发给残疾朋友,嘱托朋友把QQ和电话号码告诉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有困难就找易海明。
  就在半个月前,一位热心人向他转达了一则求助信息:渌口南阳桥有一位88岁的瘫痪老人,家人不在身边,家中的桔子难以采摘。于是,他立即联系到一位学生家长,组织了40余名学生一同前往帮忙采摘。
  十多年来,易海明帮助了千余名残疾人找工作、维权等,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一名平常连执筷吃饭都困难的残疾人,为了报答易海明对她的帮助,花了几个月的工夫,做了一双布鞋送给他。那一刻,易海明倍感温暖,也让他有了更多坚持下去的理由。
  从渌口干到城区,再到省外
  2012年,易海明又先后加入株洲晚报志愿者联合会、株洲县(现渌口区)博爱义工联等志愿者组织。助残、敬老、助学、扶贫……只要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事,他都全身心参加。为此,他自己经营的照相馆,主要交给爱人来打理。
  2012年,云南省彝良县发生地震,他与志愿者唐先华立即自费前往一线。背着从株洲带去的捐赠物资上山时,易海明似乎忘记了自己是名残疾人。当时云南山区的气温只有几度,穿着单薄的易海明,衣服却被汗水浸湿。
  2014年6月,易海明又同株洲多名志愿者自费前往甘肃漳县地震灾区参与救助。易海明发现,当地不少年轻人早早辍学,虚度年华。他花了几天时间,劝当地人到外面的世界多走走,并给他们留下了电话号码,承诺他们如果来株洲,自己一定帮忙找工作。
  坚持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天
  积累了更多的志愿服务经验后,2016年4月,易海明牵头成立株洲海明湘爱公益联合会,将公益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成员也不再仅限于残疾人。
  不过,这些年易海明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困惑。“我和爱人都可以再节俭一些,但毕竟资金压力一直存在,就像被大山压迫着。”易海明指着自己沾着泥土的裤子笑称,记者真没看走眼,这条裤子已经穿了差不多二十年。鞋子穿了两年快磨穿了,但也打算再补一补,毕竟比买新的要便宜。而在平时,夫妇俩为了省出钱来支付公益出车的油费和购买爱心物资的费用,约定每周一般只吃一次荤菜。
  易海明随手脱下快要“报废”的皮鞋,大脚趾已经红肿起疱。他说,右腿残疾不能弯曲,受力点全在大脚趾上,走得多了,就会疼。
  不过让易海明满足的是,受到他的影响,上小学的外孙也乐于参加公益活动,并且在活动中主动帮忙搬运物资。“还会坚持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天。”易海明表示,他还填写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当他“离开”后,能为社会再做一点贡献。
  对话
  记者: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做志愿服务?
  易海明: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帮助过我,一辈子都难忘那种温暖的感觉。所以在我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也希望尽最大能力,去帮助别人。
  我的爱人是健全人,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她不仅从未嫌弃过我,还一直全力照顾家人。尽管我们生活清苦,但她却从未抱怨,并支持我继续把志愿服务做下去。所以我也想向她说声谢谢。
  记者: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
  易海明:打算筹办一个残疾人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的基地,让更多残疾人学会一技之长,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株洲晚报记者 戴凛) 
作者: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