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渌口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株洲文明网 2020-11-24 15:05:00
  11月15日,暖阳高照,株洲市渌口区龙门镇花冲村,离村部不远的一处山脚下,一排红瓦白墙的平房格外显眼。屋内,刘兰英正在准备午饭。“现在用电用水都方便,邻居也多,日子比起以前舒服太多了!”刘兰英乐呵呵地说。
  刘兰英和丈夫罗楚光原本住在山腰上,虽通了电,但生活用水还得靠人下山挑,山路窄且陡,出行不便,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2017年,村里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好了,他们与其他贫困户挪出了穷窝。村里免费提供菜地,老两口勤快,种上了蔬菜,不仅自给自足,还在帮扶工作队帮助下,销往城里,增加了收入。
  近年来,渌口区把扶贫安居项目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确保农村贫困群众“搬得出、建得起、住得好、能致富”。
  300余人“易地”安居
  在搬进安置点之前,黄友胜一家住的是山里的土坯房,中风瘫痪在床的父亲,精神失常的母亲,肺癌待查的妻子,加上自小患脑瘫的儿子和年幼的女儿,让患有抑郁症的黄友胜看不到生活希望。
  扶贫先扶志。帮扶干部定期上门走访谈心,鼓励他积极振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落实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扶持。搬进安置房后,黄友胜通过技能培训,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妻子的病也得到治疗,儿子进了特殊学校,女儿读中学了,生活有了盼头。两口子打工,再加上扶贫兜底保障、村里产业分红,月收入4000多元。
  “搬得进,能安居,更要能增收致富。”渌口区自然资源局驻花冲村工作队队长谢闻剑介绍,针对易地搬迁贫困户,帮扶工作队积极开展产业帮扶,让贫困户享受分红,同时根据劳动能力安排公益性岗位,助其增收,村民种植的蔬果,也想办法帮忙找销路。“去年,帮扶工作队帮我们卖了500多公斤红薯和生姜,收入3000多元。”罗楚光算了算,加上他公益性岗位的收入,老两口年收入1.4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渌口区在龙船镇王十万村和龙门镇花冲村建设了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15户31人,分散安置91户300人;安排专项资金234.4万元,鼓励易地搬迁贫困户发展产业,现有8户29人开展畜禽养殖、作物种植、特色农业等生产;筛选帮扶企业6家,使用易地扶贫搬迁帮扶资金211.2万元,对全区95户264人开展委托帮扶入股分红;全区106户搬迁对象中有93户123人外出务工或就近务工,实现并保持稳定增收。
  千余贫困户告别危房
  11月15日,龙潭镇砖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谢春初正在家门口整理菜土。见到记者到来,他热情地邀请进门。屋里家具齐全,收拾得干净整洁。
  今年63岁的谢春初,未婚,因家有九旬母亲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以前,他和母亲住在60年代建成的土坯房里,因年久失修,房子承重墙多处出现裂缝,他提心吊胆,却又苦于经济条件无能为力。
  “搭帮党的好政策,圆了我的新房梦。”谢春初介绍,在危房改造政策出台后,帮扶工作队、镇村干部第一时间帮他申请了危房改造。2017年,通过政府补助4万元,加上帮扶工作队的助力,谢春初当年新建了60平方米的砖瓦房,可舒服了。
  据统计,2015年至2020年,渌口区共完成3661户危房改造,拨付危改补助资金6298.1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52户,拨付危改补助资金2702.4万元,切实改善了贫困户的住房条件,让他们享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株洲日报记者 邹怡敏 通讯员/姚湘婷 廖博秋)  
作者: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