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各界开展特殊重阳节活动 营造敬老爱老风尚
株洲文明网 2016-10-10 10:51:00

  株洲97岁党员交万元特殊党费

  “请用这笔党费,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10月9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株洲石峰区清水塘街道沈家湾社区97岁高龄的老党员史林祥,怀揣着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1万元来到社区,交到了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小娟手中。

  这已不是史林祥第一次交“特殊党费”。湖南省委组织部和中央组织部发放的党费收据显示,2008年和2011年,他还缴纳过两次特殊党费,一次500元,一次1000元。

株洲社区工作人员接收史老捐赠的党费,并为其开具收据。刘震/摄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曾获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史林祥生于1919年10月,1945年7月参军,曾任国民革命军38军17师少尉排长。1943年,38军军长赵寿山率部于河南起义参加八路军。“我也参加了起义,后在八路军任副连长,坚持抗战。”他说。

  1948年7月,中央决定发动淮海战役。史林祥回忆称,其所在连队阵地被敌人大炮猛攻,防御土堆都炸塌了,自己也被埋在战沟里,好在战友及时把他从土里刨出来,转到后方医院,5天后才醒过来。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出院,1949年3月,他接到调令赴中南军区军官大学学习,由于成绩优异且立功一次,毕业后调到郑洲军分区司令部任作战参谋。

  1947年7月,史林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史林祥转业至株洲冶炼厂,1978年退休。

  去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史林祥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准备再交1万元“特殊党费”

  史林祥一生清贫简朴,至今住在沈家湾社区一套70余平方米的房屋内。头发斑白,干净整洁,两眼却炯炯有神,鲜红的党徽佩戴在胸口,虽腿脚不灵便,但他坚持自己拄着拐杖走路。

  据其大儿子史建新介绍,父亲身体硬朗,作息规律,心态乐观,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但一定每天要有红烧肉。由于老伴去世,小儿子照顾日常起居,

  史建新介绍,自2008年开始,父亲多次主动上交“特殊党费”。接下来,老人还会向他所在的单位——株洲冶炼集团下属党支部再交1万元“特殊党费”,全家人都很支持。

  “在战场上,我3次遇险,大难不死。”半生戎马生涯,史林祥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坚持天天锻炼身体,看书报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如今,我坚定地活着,就是为了替那些战死的战友多看看,在共产党领导下走向富强繁荣的中国,告慰他们选择了共产党是正确的。”(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刘毅 通讯员 朱晖 申明 实习生 董伟)

    九九重阳 株洲33对老人同庆金婚 

 

金婚夫妇手挽手。沈全华/摄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金玉良缘同勉志,婚姻美眷五十春。10月9日是重阳节,“幸福株洲·金婚大典”活动在株洲天元区经世龙城广场举行,33对金婚老人在此分享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这66位老人身着礼服、手捧鲜花依次走过红毯,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公之于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中的大多数与株洲这座城市一同走过,见证了株洲的蜕变。

  杜应斌与陈惠英夫妇,今年86岁高龄,结婚已有63个年头。杜应斌来自山西,陈惠英来自辽宁,“南下”的共同经历让两人有缘在株洲相识、相恋、相爱。他们为株洲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坚如磐石的爱情,彼此间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担当,确实令人感动。”现场观看的市民王小斌称,稳固的婚姻是社会和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敬老爱老的重阳节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更能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传承老一辈的优良品德。(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沈全华 通讯员 吕俊杰)

   株洲残疾创业者请260余名残疾老人聚餐

     老人们快乐就餐。夏柯/摄 图片来源:株洲日报

  10月9日是重阳节,盛康托养中心的老板盛国文,主动约请了260余名残疾老人,在株洲荷塘区601社区聚餐。盛国文话不多,却很朴实:“我是残疾人,盛康创业离不开社会的帮助,这只是表达一份感恩之心。”

  盛国文介绍,这些残疾老人都是他约请过来的,既有托养中心的,也有来自各区的,“老人们喜欢热闹,重阳节大伙聚一聚,过个节。”

  盛国文是株洲市残疾人的励志典型。在1岁时,他发高烧导致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到0.02,近乎失明。20岁时,盛国文到湖南省中等按摩学校读书,后创建了株洲第一家盲人按摩保健店——盛康保健按摩。

  盛国文在餐厅内摆了30桌,菜品十分丰富,每桌价格600余元。到场的残疾老人叶国灿很感动,“夕阳无限好,我们很知足很快乐。”(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夏柯)

  一群快乐爆棚的老人

  10月9日,株洲市三相福星园内一大早就挂上了红灯笼,喜气洋洋。

  居住在此的70多位老人走出了房间。院里评选出的“八大可爱老人和孝顺儿女”表彰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刘韵桐姥姥今年88岁了,她和院里8位老人组成也许是史上最老的合唱团:平均年龄85岁以上。刘姥姥经常会写一些对联、书法、诗歌,还自己谱曲填词创作了“园歌”,唱出了老人们在公寓快乐的生活。这次,合唱团献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老人们都着红色毛衣、黑色长裤,一个个神采飞扬。

  钟玉英老人是省五建公司退休职工,被称为“模范妻子”。她也搬到三湘福星园老年公寓,只是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91岁高龄的唐科生老人是公寓里的“文艺爱好者”,曾经作为工人代表到北京参加过新中国成立20周年庆典,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孝顺的儿女们,也赶来为各自的父母庆祝节日。

  住108房的蒋培仕老人育有6个儿女。来到老年公寓4年,每天下班后,6个孩子轮流到公寓陪老人聊天、散步,帮老人读书读报,从未间断。

  最令人感动的,是王兆林老人的“特殊儿子”。多年前唯一的女儿离世,曾让老人绝望得“想随女儿一起去了”。女婿剡华对老人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安抚王奶奶多年。现在剡华也有了新的家庭,经常需要在上海和长沙之间来回奔波,但坚持每周来公寓看望老岳母。王奶奶说,有了这样孝顺的“儿子”,哪有不快乐的道理。(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成建梅 通讯员 周超人)

作者: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