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兑现20年前的承诺 株洲87岁娭毑离世捐遗体
株洲文明网 2017-09-15 09:29:00

  9月11日下午,87岁的姚娭毑“走了”。她成为株洲市2017年第15位遗体捐献者,同时,这也是株洲市首次在县域完成遗体捐献。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姚娭毑家属颁发捐赠证书 图片来源:株洲晚报

  早年的姚娭毑 图片来源:株洲晚报

  20年前就做出“特别的决定”

  姚娭毑名叫姚坤,出生于1930年,老家在河北晋州,母亲曾是地下党员。她12岁时,就成了当地儿童团的副团长;不满16岁时就积极入党;17岁成为解放军战士。

  1949年,姚坤南下湖南常德工作。爱人刘焕书同样来自河北,两人在常德工作时结识并结成连理。1974年,姚坤作为优秀女干部被调往茶陵监狱工作。从此,夫妻俩定居茶陵。退休后,老两口的退休金也不少,但仍然很节俭。

  刘爹爹回忆说,20年前,县城里突然冒出一股“买棺材风”,就连四十多岁的年轻人也不例外,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当时,我和她就决定,死后捐献遗体。”刘爹爹说,捐献遗体不会占用土地、不会浪费木材、不会污染环境。更关键的是,遗体还能用于医学研究,能够促进医学发展。

  病重后,她想起了当年的诺言

  4年前,姚娭毑被查出患有肺癌。家人为了不给她造成心理负担,并被没有向她说出实情。2017年6月,姚娭毑的病情加重,躺在病床上的她想起了20年前就许下的诺言。她和老伴商量后,决定召开一次家庭会议。

  老两口有5个子女,只有二女儿在茶陵工作。当父母说明此次家庭会议的议题是“遗体捐献”时,儿女们还是都从外地赶到了茶陵。

  “其实十多年前,母亲在看到捐献遗体的新闻时,也曾和我提起过这事。”三女儿姚跃进说,虽然她觉得这是件光荣的事,但真正发生在自家人身上,还是觉得有些“难以逾越”。

  家人最终遵循了她的意愿

  “我去世后,请把我的遗体捐献出来。我希望能为社会再做一些贡献。”躺在病床上的姚娭毑,用非常平静地语气向儿女们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虽然儿女们心情沉重,但一番沉默后,大家最终还是决定支持母亲的选择,并去了一趟茶陵县红十字会,领回了遗体捐献登记表。此后,刘爹爹和儿女们都在登记表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8月下旬,姚娭毑说话已经变得非常困难。9月11日下午,她离开了人世。随后,家人遵循她的意愿,办理了遗体捐献。

  【对话】

  “母亲的选择,光荣而伟大”

  9月14日,记者采访了姚娭毑的三女儿姚跃进。在她看来,母亲的选择,光荣而伟大。

  记者:在你看来,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姚跃进:母亲是个善良、乐于助人且有着崇高信仰的人。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小时候,母亲买了吃的东西回来,都会先去周边的邻居家分给其他孩子吃一些,然后才回家给我们吃。我们一开始很不理解,长大后才明白,母亲是如此的善良、热情。

  记者:父母对你们的影响有多大?

  姚跃进:母亲2009年摔伤后,就一直无法下床。由于我们都在外地,所以照顾母亲的重担主要落在了父亲肩上。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非常恩爱,也为我们这些子女在家庭生活方面树立了榜样。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二姐和二姐夫此次也签下了遗体捐献登记表。可见,父母崇高的思想理念,已经深入到我们心中。

  记者:如何看待遗体捐献?

  姚跃进:遗体捐献是社会的新风尚,所以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认识、接受并践行这种光荣的行为。

  包括母亲在内,所有的遗体捐献者都值得我们尊重、怀念。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设立公益纪念碑,把这些捐献者的名字都刻上去。这样既能给捐献者家属留下一份纪念,也是对这项公益事业最好的见证。

  【相关新闻】

  2017年,株洲市已完成15例遗体捐献

  株洲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高兰介绍,通过株洲晚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与宣传,株洲市志愿捐献器官和遗体的市民越来越多。截至目前,株洲市2017年已完成19例器官捐献、10例角膜捐献。特别是遗体捐献,2016年全年共计4例,2017年截至目前就已达到15例。

  针对姚跃进提出的相关建议,高兰表示,近年来,株洲市红十字会一直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申请在株洲市开辟遗体捐献者缅怀纪念墙。株洲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在“两会”期间,一直呼吁加快相关工作的进程。

  2016年,株洲市人大代表刘朝辉也提出建议,要建立株洲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园林。根据株洲市民政局回复,该局已与部分陵园进行协商,拟在福寿陵园内开辟有关“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园林”。根据该局的初步方案,将在福寿陵园内建设株洲市文化生命园,遗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园林作为其中一个分场馆,预计到2020年建成开园。

  “纪念园林开园之前,株洲市红十字会计划在官方网站专门开设一个栏目,并在每年清明节进行网上祭奠活动。”高兰表示,官网的改版工作正在进行。(株洲晚报) 

作者:戴凛
编辑:向胤蓉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