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德少年故事】陪妈妈透析 株洲美德少年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个家
株洲文明网 2014-05-27 15:56:00

   【导读】株洲醴陵市船湾镇玉堂村的农家少年何建林,阳光开朗。他总是面带微笑,嘴角朝上,露出健康洁白的牙齿,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农家少年背后的故事:身患尿毒症六年,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的妈妈;离家的爸爸;年老的爷爷奶奶;年幼、出生后妈妈就患病的弟弟;就是这么一个苦难家庭生活的11岁孩子,用自已的稚嫩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用他的坚强、乐观、积极和爱心、孝心,为爷爷、奶奶、母亲点燃了生活的希望,用他的勇于担当、勤奋、好学做好弟弟的榜样。2014年5月26日,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主办的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中,何建林入选为“美德少年”。

  

  洗漱完毕,建林给妈妈打好洗脸水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童年是被亲人争相宠爱的幸福时期。可在醴陵市船湾镇一个普通农家,因为妈妈何芝萍患有尿毒症、爸爸弃家出走多年,11岁男孩何建林,早早地当上了一个“大人”,用自己的肩膀,扛起这个家。

    “寒假最难忘的一件事”

    今年2月19日,新学期第一篇命题作文《寒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57岁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刘和平被11岁学生何建林既稚嫩又沉重的文笔触动了。

    此前,刘和平虽然已经知道何建林的妈妈何芝萍患有尿毒症,但小建林行为也与其他学生并无异样,且成绩优秀。很快,这篇被评为“优+”的作文,在何建林就读的醴陵船湾镇玉堂小学其他老师中传阅。“年纪这么小,就这么懂事。”老师们说。

大年三十当天陪妈妈何芝萍看病

    小建林作文记录的,是大年三十当天陪妈妈何芝萍看病的“倒霉”过程。

    往常,小建林陪患了5年多尿毒症的妈妈,会在家附近,坐上一辆免费的从醴陵船湾镇发往湘潭的客车,在到达醴陵市区的湘东医院时下车透析。不过,大年三十那天,这趟车停发了。

    “本来我们想坐出租车,可太贵了,说要160块钱。”娘俩为了节约车费,早上5点多坐上了小建林爷爷何五云的废品收购车,去城里做透析。因为天色较暗,加上车况不好,何五云只能跟着前方的大车走。“正当我们安下心来时,那辆车突然加速,我们被丢到了浓雾里。四周的白雾像一个个白色幽灵,慢慢地向我们靠近。”

    一路摸索,三人最终有惊无险地到达医院,并顺利做完透析。孰料,返程时刚走完一半的路程,何五云的废品收购车第二次熄火,只好打电话求助修车工。直到下午6点,三人才赶到家吃上“中饭”。

    “他平时很少哭,那天车烂了,他却哭了,可能是急哭了。”何芝萍说。

    越过父辈的“重任”

    父亲弃家多年,奶奶想抽出更多时间做米面赚钱,陪妈妈透析的任务就常常落在小建林身上

    如果不是因为妈妈的病情,小建林或许会像其他孩子一样,有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2009年,时年28岁的何芝萍被确诊为患有尿毒症,此后便开启了漫长的治疗之路。同年,小儿子通过剖腹出生。

    “山东住了好几个月,长沙也去了,家里欠了20多万元。”3月15日,侧身坐在床上的何芝萍,有气无力地回忆,在治病的前两年,作为上门女婿的丈夫还能陪她四处求医。后来,或许是因为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不再理家事。

    2012年,何芝萍的病情开始稳定,只需每隔三天到醴陵的医院,做一次长达4小时的透析,以此维持生命。

    刚开始,陪同何芝萍的是母亲王冬英。随着长孙小建林渐渐长大与懂事,王冬英抽出身来,磨一些米面挑到镇上换钱,陪何芝萍透析的任务有时就落在小建林身上。“我教他坐车,缴费,拿药,教了一次他就会了。”王冬英称,从2012年下半年起,何芝萍的透析若碰在周末,则由何建林全程陪同。

    “妈妈,我不想要同学捐钱了”

    一个同学嚷道,“我捐了钱给你妈妈,你就要把作业给我抄”,何建林没有反驳,但心事重重

    这些年,因为何芝萍的病情,何家也接受过不少人的帮助,包括何建林所在的玉堂小学全校师生的三次捐款。对此,年幼的小建林大多记得,只是有一件事不太愿意提及。

    去年3月5日“学雷锋日”,玉堂小学的校领导发出倡议,号召全校师生捐款给何建林的妈妈何芝萍。最后,共筹得1000多元善款。

    在去年下半年,何建林一个男同学向他索要作业抄写。“老师说过,抄作业是不好的。”学习成绩良好的何建林坚持“原则”,认为可以教对方做作业,但绝对不能让他抄袭。“我捐了钱给你妈妈,你就要把作业给我抄!”男同学说。

    对于同学的话语,何建林没有反驳,只是把心事告诉了何芝萍,“妈妈,我以后不想要我同学捐钱给我们了。”3月15日下午,何建林小声地告诉记者,“收了同学捐的钱,好像是欠了别人的。”

    “平时看他玩的时候,跟别的学生没什么两样,很开心。”刘和平称,只是当他在课堂上提及家庭等问题,何建林便低着头不说话。

    今年的“学雷锋日”,刘和平本想再次发动全校师生为何家筹集善款。活动实施之前,刘和平想着还是征求一下何建林的意见。“我好像觉得他们(同学们)为我捐款,是我欠了他们的。”何建林的这一番话引起了刘和平的深思,“家庭条件特殊,他也变得早熟,也有了自己的自尊心。”

    最后,刘和平放弃了原来的想法。

    妈妈活下去的理由

    “晚上睡半个小时,要醒半个小时。总是要咳嗽,咳得特别厉害的时候,我想冲出去死了算了。”但平静下来,想到两个儿子,何芝萍生的愿望一下子强了

    患病5年多,何芝萍的体重从110斤降到70斤左右,四肢乏力,行走困难。“我一般不想坐,因为坐下去,起来就很痛,所以就干脆站着。”3月23日下午6点,何芝萍坐在椅子上吃完晚餐,双手撑在桌子上,才完成了起身的动作。

    对于何芝萍来说,想拥有安稳的睡眠,简直是奢望。“晚上睡半个小时,要醒半个小时。总是要咳嗽,咳得特别厉害的时候,我想冲出去死了算了,但是我又没力气。”何芝萍说,不过,平息下来,求生的欲望要比求死强烈些。“我还想多活几年,教他们兄弟俩一些做人的道理。”何芝萍说,大儿子何建林平时做事也有些毛躁,这让她放心不下,“开了门,忘了关门;开了灯,忘了关灯;夹菜的时候,会夹得很高。”

    3月23日,何芝萍像往常一样坐在自己的床上。触手可及的地方摆了十字绣、水、纸巾、垃圾桶、老干妈以及电炉。“我几乎不会出去,脚‘拖’几步就要歇息。”今年起,何芝萍把擦鼻涕的纸巾换成了抽纸,“卷纸是经用点,但是我没有力气扯。”

    平日在家,照料何芝萍的任务落在小建林的身上。“端茶、送洗脸水都是他,我叫一下他就来了。”放学后,何建林的活动范围就在家里,最远就是门口的石坪,几乎不会出去玩,“这里很多小孩都去镇上上网,我家建林从来没去过。”

    有时候,因为抽筋皮肤发痒,何芝萍会让儿子帮忙捏捏脚和手,何建林总是毫无怨言。

    2013年腊月十八,虚弱的何芝萍在卧室摔了一跤,身体的左侧几乎不能活动,大小便也不得不在卧室解决。“每次我坐在这凳子上上完厕所,他就帮我把那些脏东西倒掉。”在帮何芝萍倒大小便的这一个月里,孩子的天性偶尔也会在何建林身上展现,“妈妈,你好臭。”有一次,何建林边清理秽物,边缩紧鼻子对着何芝萍做了个鬼脸。

    不过,当何芝萍向外人提及此事时,一旁的何建林会“捣乱”,“我不记得这事了”。“可能是不好意思吧。”何芝萍笑道。

作者:胡琼兰 汪成
编辑:珑穹
来源:株洲文明网
分享到:
相关内容